這次孫崢等人不僅帶了銀子,更帶了大量的官兵,態(tài)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強硬。
百姓也是看菜下碟的,敏銳察覺到了不對勁,這次孫崢等人的態(tài)度明顯改變了不少。
“要么拿錢走人,要么拿錢我們請你們走人?!?/p>
這個請字就說得十分微妙了,眾人看著孫崢背后身披銀甲,手持長刀的士兵,又看著那幾箱白花花的銀子。
“陛下體恤你們,給予你們雙倍賠償,你們的損失朝廷也會一力承擔,大家可以放心,等到日后洪水退去,重新給你們分配房屋田地等等”
孫崢深知打一個巴掌再給一顆甜棗的道理,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打動人心。
果不其然,雙重加持之下,不少村民臉上都流露出動心的神色。
并不是所有村民都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也有部分村民是中途遷徙過來。
其實他們之所以不同意治水新法的原因,擔心無非的是流離失所,喪失家園,未來沒有任何保障。
可是如今不僅能夠拿到兩倍補償,甚至日后朝廷也會重新分配房屋田地,對他們來說并沒有什么危害。
現(xiàn)在洪水還沒有退去,誰也不知道后面事情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只有銀子拿到手里,才是真實存在的。
但還是有人忍不住質(zhì)疑,“我們怎么知道你話語里的真假,萬一日后不給我們分配房子田地該怎么辦,那咱們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p>
這句話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孫振拿出圣旨,將圣旨展露于人前,語氣凝重認真。
“大家不相信我,還能不相信陛下么,這可是陛下親口答應的,君無戲言,還希望大家能夠配合?!?/p>
有識字的老秀才,顫顫巍巍地走出來仔細看了看圣旨,隨后沖著身后的村民點了點頭。
“這位大人說的沒有錯?!?/p>
眾人面面相覷,神情閃過糾結還有猶豫,無聲的寂靜在這片土地上蔓延,孫崢也沒有催促,只是靜靜的在旁邊等待著。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終于有一個人走了出來,在登記冊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后拿了銀子。
他知道要做出決定很艱難,但是只要有了口子,接下來事情推行的就會更加順利。
果不其然,有了第一個,很快就有第二個。
不少人都選擇拿銀子,但也有部分人對故土仍有留念,還是不愿意離開的。
“給我們再多錢也不走!這是我的家,我的根,我祖輩就生活在這里,又豈是你這些黃白之物就能夠收買的?!?/p>
“就是,我家的祖墳也在這里,我要是離開,豈不是成了忘祖之輩了!”
面對這類人群,孫崢又不可能真的動手,只能好說歹說,說得口干舌燥,那群人才勉強同意。
總而言之,各種手段輪番上陣,總算是讓這些人松口同意離開,即便如此,他們心中還是頗有微詞,但奈何胳膊擰不過大腿。
銀子雖然能夠暫時安撫,買來一時的安穩(wěn),卻買不來信任和安心。
這些人就像是被驅趕的羊群,帶著深深的疑慮和不甘,離開了他們曾經(jīng)居住的土地,若是有選擇的話,他們也不想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