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正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董事長為樊東林,個人控股90,百越省國資委參股6。
經省委備案審批,凡人集團董事長葉嘉穎參股3、余幼薇參股1。
由余幼薇擔任正通資本的財務總監。
林東凡有意扶她出人頭地,擬重新招聘一位私人財務管理專員,接替余幼薇的操盤手工作。
而讓百越省國資委入股,是省委汪道臣的提議。
用汪書記的話來講:
“你本來就是公職人員,不能參與市場經營投資。
現在省委出具《化名經商偵查授權書》,和《百越省國資委關于特殊任務企業參股的批復》文件。
原則上同意你化名樊東林開設公司,是為了推進反腐工作。
如果正通資本純私有化,脫離國資監管,將來一旦出了什么問題,沒有人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國資委委派一名監事,列席董事會,但不干預經營。
這樣即能滿足政府的監督需求,又能確保你的絕對控股權,方便你在海珊市開展隱秘調查,一舉兩得。”
鑒于以上原因,林東凡其實沒有選擇的余地。
讓百越省國資委入股,其實好處也很明顯,有了“國資背景”
的標簽,可優先獲取地方政府的項目,隱性提升市場競爭力。
再一個,在融資方面也會容易得多。
有了“國資背書”
的杠桿效應,銀行做信貸評估時,國資背景的企業可以獲得15至30的授信額度上浮,且融資成本平均低1到2個百分點。
以正通資本為例。
初期注冊資本1億元,國資600萬入股后,憑借省國資委的信用加持,公司最少可以獲得15億元的銀行綜合授信額度。
往白了說,正通資本vs當地的海龍會,妥妥的降維打擊。
漁村改造為漁港新城的這個項目。
主管部門是海洋與漁業局,協作單位有發改委、城建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以及交通水利部門等。
8月2日。
余幼薇走進了正通資本的董事長辦公室。
她遞給林東凡一份職權調查報告,頗為感慨地向林東凡匯報:“之前我們一直以為,手握整個項目生殺大權的人,是海洋與漁業局的局長韓章。
進一步調查才發現,背后真正主導這一切的人,是海珊市的市長郭立春。”
林東凡接過報告,簡單掃了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