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小吏的分析之后,陸沉心中一動。
此人還真是心細如發,觀察入微,不像一個尋常書吏。
眾人則是看向了少年,眼神中帶著幾分戒備之意。
北邊常年戰事不斷,邊軍苦不堪言,逃亡者甚多,他們大多選擇隱姓埋名,以躲避朝廷和軍中的追索。
如今新安鄉勇募兵,倘若里面混進去了一個逃卒,一旦鬧出了什么事,責任怕是承擔不起。
小個子臉色漲紅,顯然也知道其中關節,分辨道:“我的確是北方流民南下,卻不是邊軍逃卒,家父乃罷戊遣歸之人,在家中便傳授了我射箭技藝。”
小吏有些不耐煩,“有何憑證?”
小個子摸了摸口袋,又轉頭看了眾人一眼,就在他臉色有些焦急時,卻忽然面露喜色,只見他一路匆匆朝著陸沉走來,一把抓住了陸沉的胳膊。
“表哥,你也來投軍了?”
陸沉頓時有些莫名其妙,但面前此人又給他幾分隱隱的熟悉感。
“你是石頭?柳石頭?”
“表哥,你不記得我了?我是二姨家的石頭,四年前在河東的時候還見過你呢!對了,姨父和姨母呢?”
“他們已經不在了”
陸沉嘆了一口氣,終于確定了這個表弟的身份。
柳石頭,其母與陸沉之母為親姐妹,嫁給了邊軍中的一個姓柳的都尉為妻,后來生下了柳石頭,大名柳基。
前些年,都尉死在了戰場上,其妻便帶著柳石頭一路回了河東,與陸沉有過一面之緣。
遇到了表兄弟,一切就好說了。
陸沉上前作證,他口齒伶俐清晰,很快就將其中的緣由講得明明白白。
小吏又盤問了二人幾句,見都能對得上,便沒有繼續故意刁難,也給了柳基一塊腰牌。
到了午后時,五百青壯全部征募完畢,烏央烏央站在一起。
陸沉仔細觀察了片刻,他發現這五百青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看著都極為老實,幾乎都是握鋤頭出身,既沒有市井之徒,也沒有兇惡之輩。
他下意識皺起了眉頭。
在這個時代里,奸詐狡猾的市井之徒和老實過頭的農民都不是當兵的最佳人選。
前者往往會想太多,會過于顧惜性命;后者則會偏向懦弱,往往一擊即潰。
反倒是那些看似刺頭的兇惡之輩,反而敢于拼殺,只要籠絡住了,稍加訓練整頓,就能上陣殺敵。
這些道理都是原主記憶中自帶的,似乎他從小都在學習和接觸這些知識。
就在陸沉胡思亂想時,幾名身著布甲的騎兵疾馳而來,其中為首一人帶著鐵盔,腰間插著寶劍,下巴上長著幾撮胡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