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燈會的喧囂,在蕭凝霜那首《家國》詞與皇帝李承業金口玉言的“鎮國之音”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朱雀大街上,萬民的歡呼聲如浪潮般一波接著一波,無數道敬畏、崇拜、狂熱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個清冷如仙,卻又風骨如鐵的太子妃身上。
李湛的面色,已經不能用難看來形容。
那是一種混合了嫉妒、怨毒、驚駭與挫敗的灰敗。他精心策劃的一切,從挑撥離間,到丹青暗算,再到詩詞構陷,非但沒有傷到蕭凝霜分毫,反而將她一步步推上了神壇,讓她成了今夜最耀眼的存在。
他感覺自己的臉,被一只無形的大手,在全天下人面前,抽得啪啪作響,火辣辣地疼。
而他身旁的上官婉兒,更是早已花容失色,低垂著頭,連看一眼蕭凝霜的勇氣都沒有。
她的那點小聰明,在對方那磅礴如山海的家國情懷面前,被碾壓得粉碎,成了襯托紅花的鄙陋綠葉。
李軒安然地坐在席間,將一杯溫酒一飲而盡,嘴角的笑意愈發濃郁。他欣賞著蕭凝霜在萬眾矚目下那份依舊從容的姿態,心中暗自點頭。
這盟友,真是越來越對他的胃口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今夜的盛會即將在這般高潮中落下帷幕時,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卻突兀地響了起來。
“陛下!”
只見御史大夫劉誠,一個年過半百、向來以剛正不阿著稱的老臣,從席間走出,對著龍臺上的李承業深深一揖。
“臣有本奏!”
李承業此刻心情正好,龍顏大悅,聞言笑道:“劉愛卿,今夜君臣同樂,有何事非要現在說啊?”
劉誠一臉正色,聲音洪亮:“陛下,今夜太子妃娘娘文采蓋世,一首《家國》詞,道盡我大周將士忠魂,抒盡我大周子民心聲,實乃我大周之幸!臣以為,有如此賢內助,太子殿下也必是文韜武略,非同凡響。值此上元佳節,萬民同慶,何不請諸位皇子殿下,也效仿太子妃,以詩詞助興,讓我等臣民,一睹皇家風采,以彰我大周文治武功之盛!”
此言一出,全場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更為熱烈的附和之聲。
“劉大人說的是啊!”
“是極是極!太子妃都如此厲害,想必殿下們更是人中之龍!”
“求陛下恩準!”
蕭凝霜剛剛平復的心,瞬間又提了起來。她下意識地看向李軒,美眸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憂慮。
別人不知道,她還能不知道嗎?這位太子殿下,自從那次在酒樓意圖玷污她以來,展現了驚人的武道天賦、深不可測的權謀心計,可唯獨在這吟詩作對上,從未顯露過分毫。
平日里他說話雖然風趣,卻也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白話”味道,與這個時代的文人格格不入。
而原本的那個李軒,更是京城聞名的草包,斗雞走狗,無一不精,詩詞歌賦,一竅不通。
這劉誠的提議,看似是錦上添花,實則是一記無比陰險的殺招!
她立刻就明白了,這是二皇子李湛的后手。在蕭凝霜這里吃了癟,便立刻調轉槍口,對準了李軒!
他們算準了李軒是個文采草包,要當著天下人的面,讓他這個太子出丑!一個連詩都做不好的太子,如何能服眾?如何能與文采斐然的二皇子相提并論?
果然,李湛那張死灰般的臉上,重新浮現出了一抹陰冷的笑意。
他對著劉誠,投去一個贊許的眼神。
龍臺之上,李承業何等精明,他掃了一眼面帶得色的李湛,又看了一眼面露憂色的蕭凝霜,最后目光落在了自己那個始終不動如山的兒子李軒身上,心中已是了然。
他沒有立刻答應,而是饒有興致地問道:“太子,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