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京都城早早進入暑氣。
天氣一天賽一天地炎熱,到了正午日頭最毒的時候,除了貪玩的孩童,大街上幾乎見不到人影。
皇宮內也是一樣,四處都靜悄悄的,只有章察院不得歇息,每日都忙得熱火朝天。
作為統管全國各地奏疏的機構,章察院天天都要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百十封奏章。
大多數都是有事務奏請東宮決斷或知曉,也有不少是廢話連篇言之無物的,甚至有的千里迢迢送一封奏章來,只為給東宮說一聲“儲君殿下您好,我們這下雨啦”。
對于這類無關緊要的奏疏,章察院有的原路發回,有的只在清單列署名和概要呈上,其他重要奏章則按輕重緩急分類好,呈到東宮去。
由此可見,章察院責任重大,權力也不小。
云望自從由霍乾念舉薦,來到章察院任省議史之后,就一直負責協辦各地急報。
所謂急報,通常關乎水災、瘟疫、饑荒、戰禍等足以直達天聽的事務。
如今楠國三面戰火,大多數急報都是來自軍中。
這日,云望照舊察院,穿過大廳一排排案桌和成堆的奏章書信,來到屏風后的單桌。
他將隨身攜帶的公文箱放下,從里面取出帕子擦拭額頭上的汗,整理官服,而后開始處理今日新到的急報。
小太監懷安輕步上前,動作熟練地為云望斟茶,又點了一壺梅子湯冰著,道:
“云大人,這幾日天熱,宮里添了梅子湯。知道您愛喝甜的,里面給您多加了黃糖,您喝喝看。”
云望點點頭:“懷安公公費心了。”
懷安笑笑,“云大人總是這樣客氣。能為您煮壺梅子湯,是奴才的福分。”
云望報以禮貌的微笑。他知道這宮里個個都是人精,一個比一個會說話。
每一句話都聽著讓人舒坦,但哪句真哪句假就不一定了。
因為有霍乾念和云中君的背景在,云望這個“關系戶”雖初來乍到,但章察院里人人都對他很客氣。
太監宮女們也對他極恭敬。
再加上云望為人謙和有禮,總是說得少,做得多,一干負責事務皆妥帖無錯,更寫得一手漂亮的燕書,同僚們都很樂意與他共事。
云望處理完兩封急報,押了口梅子湯。
湯水酸甜可口,十分解暑開胃,云望忍不住一口氣喝了小半壺。
剛放下壺,懷安便上來又將湯滿上。
云望問:“有勞懷安公公,這梅子湯甚為可口,可否請公公問一問御膳間,這梅子湯做法如何。”
懷安笑道:“就知道云大人會喜歡,晚些時候我替您問來。”
“多謝懷安公公。”云望說罷,又翻開一封急報。
只掃了幾行,他頓時臉色微變,急忙去瞧落款。
是地方諫院上奏的一封彈劾霍乾念的奏章,里面說到一起涉及五千余百姓葬身地道的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