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
聽見李琚的說法,兩人都不禁愣了一下。
因為他們還真沒有想過這個可能。
李瑤遲疑道:“這不可能吧,父皇先前也曾有過數(shù)次東巡洛陽的先例,這一次來得雖然有些突然,但也不像是有陰謀的樣子。”
聽見李瑤這話,李瑛也不禁下意識點頭表示贊同。
因為算上這一次,李隆基已然是五次巡視洛陽。
第一次,是開元五年,李隆基來到洛陽,接見倭國派來的第八波遣唐使。
第二次,是開元六年,李隆基來到洛陽,在洛陽城外親自創(chuàng)辦了大唐的第一座書院,“麗正書院”。
第三次,是開元十三年,李隆基從洛陽起程,去往泰山封禪,并在開元十四年返回洛陽之后,在洛陽宮廣達(dá)樓大宴群臣。
第四次,是開元二十年,李隆基前來洛陽接受契丹與奚的投降。
而這次,則是第五次。
且李隆基每次到洛陽,至少都會待個一到兩年的時間。
說一句開元盛世有一半在洛陽,其實也不為過。
有這么多先例在前,要說獨獨這一次,是有什么陰謀,實在是很難令人信服啊。
見兩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話,李琚一時間也有些懷疑起自己的判斷。
主要是,他拿不出什么證據(jù),能夠證明自己的猜測。
但很快,他就想到了說服兩人的辦法。
他斟酌片刻,在腦海里組織好詞匯,旋即沉吟道:“我也不確定,只是覺得父皇此次東巡實在有些突然,便不由得多想了一些。”
“多想了一些?”
李瑛和李瑤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見了詫異之色。
這個八弟,最近變化很大啊。
李瑤挑了挑眉,笑道:“你平日里,不是最不樂意動腦子嗎,怎么最近,突然靈醒起來了?”
聽見李瑤的問題,李琚頓時心下一驚。
沒想到簡簡單單一句話,竟然也能讓兩人找到破綻。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解釋道:“小弟是不愛動腦子,不是沒腦子,小弟前些日子才在咸宜阿姊的宴會上大出風(fēng)頭,壓得李琩抬不起頭來,父皇這就要東巡了,要說這和李琩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那李琩未免也太老實了吧?”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反正小弟是不信李琩連奪妻之恨都能忍下去,至于二位兄長怎么判斷,那就是你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