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珠江電池的鋰電池生產線是手搓的,那么比亞迪的鎳鉻電池生產線就更加原始了。
不過原始也有原始的好處,那就是設備投資很少,擴建的時候速度非常的快。
只要有訂單,比亞迪隨時可以把產能提升到每個月1000萬粒。
鎳鉻電池的生產不像鋰電池那么復雜,生產銷量和產量都要高不少。
具備月產1000萬粒的產能之后,要想翻一番,也就是兩三個月的事情。
難怪王船夫現在是信心十足。
“小呂,我們不可小瞧天下英雄啊。”
“陸總在電池領域,絕對是百年難遇的天才級人物。”
王船夫自認為對電池技術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被首都有色金屬研究院破格重用。
他也不會有底氣帶著籌集而來的250萬元下海創業。
但是跟陸燃比起來,他覺得自己的那點才華就不夠看了。
“王總,確實是我膚淺了。”
“沒想到陸總隨隨便便一出手,我們的鎳鉻電池性能就能追上甚至超越松下和三洋的性能。”
“之前我對幫珠江電池貼牌代工生產鎳鉻電池還有一些不理解的。”
“現在就完全想通了。”
“人家完全可以撇開我們獨自去修建鎳鉻電池生產工廠,自己吃獨食。”
“但是因為手中有更好的鋰電池,估計有點顧不上鎳鉻電池。”
“所以我們找上門合作,陸總才會答應。”
呂博洋以前有多么的抗拒,現在就有多么的臣服。
他雖然是負責銷售業務的,但也懂鎳鉻電池技術。
正是因為懂技術,所以才更加能夠理解陸燃拋出來的那些新技術有多么的厲害。
“是啊,接下來我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把改進型的鎳鉻電池大量的生產出來。”
“我有一種預感,珠江電池那邊的大單,很快就要砸過來了。”
年幼的比亞迪很需要訂單來維持企業的發展規模。
這也是王船夫主動的找上珠江電池的關鍵原因。
就250萬的創業資金,大半年用下來,都花的差不多了。
要是再打不開市場,以后的日子就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