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羊城,天氣一如既往的炎熱。
陸燃連續幾天待在車間指導下屬改造設備,為鋰電池產能擴大做準備。
今天陳里泉過來,他肯定不能繼續宅在車間。
“老師,我們公司跟中南工業大學那邊的合作博士點已經正式掛牌了。”
“中科院這邊有沒有興趣也在我們單位掛個牌子?”
陸燃親自開著一輛桑塔納,從機場接到陳里泉之后,一路聊著天。
在華夏科研圈,中科院絕對是巨擘一樣的存在。
拉著中科院給自己背書,對珠江電池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而對于中科院來說,跟國內實力第一的電池企業合作,也不是壞事。
“這一次過來,除了考察你們新修建的研發中心,另外一個話題就是這個了。”
“院長那邊我已經專門匯報,原則上可以讓羊城分院這邊跟珠江電池合作。”
“到時候掛中科院羊城分院合作單位的牌子。”
“并且可以展開研究生的共同培養工作。”
陳里泉這段時間也在考慮如何讓陸燃能夠沒有任何爭議的獲得研究生、博士生的文憑。
自己長期在首都辦公,陸燃是不可能經常去首都上課的。
雖然雙方合作的目的,很多人都清楚。
但是桌面上該做的事情,還是要按照流程來。
如果陸燃一天課都沒有上過,就拿到了畢業文憑,那其實是一個污點來著。
現在珠江電池跟羊城分院有合作,研究生的一些教學和實踐工作,直接就可以在公司內部展開。
那么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陳里泉每年也會抽空在珠江電池這邊工作一段時間,蹭一下先進的設備和儀器。
“那實在是太好了。”
“我們公司的研發中心,絕對是國內電池領域設備和儀器最先進的。”
“后續還會從松下那邊獲得一批設備,讓我們擴建之后的鋰電池生產線的先進程度也媲美全球第一的存在。”
雖然合作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能夠正式的從陳里泉口中聽到這個結果,陸燃還是挺開心的。
扯上中科院的虎皮,珠江電池在國內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