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時候,相關部門專門出臺了《關于增選院士的補充規定》。
里面的重點就是禁止候選人“拉票”或“公關”,違者取消資格。
這個規定算是回應了社會對學術風氣的關注。
為什么會有這個規定呢?
那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作為國內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珠江電池是準備拿出一大筆經費出來跟各個科研機構展開一些合作研發的。
沒辦法,現在公司自己的研發中心的實力還是比較有限。
許多新技術的研究還沒有辦法展開。
這種情況下,把外面的科研機構給利用起來,就很有必要了。
對于這種可以提供科研經費的合作,不管是高校還是科研機構,肯定都是很歡迎的。
甚至這種合作項目,都是要搶才有的。
作為科研經費的提供方,珠江電池這邊自然可以適當的施加一定的影響力。
或者直接就委托陳里泉去幫忙選擇合作的科研機構。
陸燃接下來又在自己的辦公室跟陳里泉單獨交流了一番。
“阿燃,那這一次我回去之后,可就開始謀劃這個事情了?!?/p>
陳里泉徹底下定決心,準備沖擊一下1997年的院士。
“老師,您就大膽的往前沖吧。”
“國家現在越來越重視新能源材料的發展,讓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成為院士,一定會是未來的趨勢。”
“我上一次在學校畢業典禮的時候講的幾個未來材料發展趨勢,可不是亂說的?!?/p>
“我有預感,在未來三屆的院士評選當中,這幾個領域出的院士人數,一定會比其他材料領域高很多?!?/p>
有上帝視角就是好。
吹過的牛皮,都能比較輕松的實現。
時間久了,你說什么東西,別人都不會覺得你是在吹牛。
這就是一個人威望樹立的過程。
“下個月國內有一個新能源行業發展的相關研討會?!?/p>
“本來我不打算參加,不過想著也是一個提出鋰電池發展扶持政策的好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