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線”這個話題對于博世來說是比較新穎的。
最終不管是包一條線還是兩條線,亦或是更多的產線,弗朗茨都沒有辦法立馬給出答復。
但是博世第一批鋰電池訂單,卻是很快就給到了珠江電池。
伴隨而來的是雙方在鎳鉻電池領域的合作也進一步的擴大。
這些消息,珠江電池有意無意的都跟一些客戶及潛在客戶進行了透露。
“吉野,我們的新一代鋰電池研發進展還順利嗎?”
索尼作為全球鋰電池行業老大,自然也是很快就聽說了珠江電池這邊的動靜。
博世原本就是索尼的客戶,現在這個客戶還沒有發展壯大就被撬走了,索尼肯定接受不了。
也就難怪西美緒現在會那么糾結。
“大的改進方向都已經非常的清晰,正極、負極和電極液的配方也都在測試當中。”
“但是具體的參數還需要許多調試才能確定下來。”
“最麻煩的反而是新設備的設計和生產,這方面我們的經驗會更少。”
“估計還是要至少一年的時間才有可能最終進入到生產調試階段。”
吉野彰作為踏實搞研究的工程師,不會為了討好領導而故意畫餅。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這么久嗎?”
西美緒眉頭一皺,“那豈不是仍然要1997年才能量產?”
雖然之前索尼內部就已經確認過新一代鋰電池最可能的上市時間,但是過了兩個月,他還是希望有點新的情況出現。
“是的,最快也是要后年才行。”
“不僅我們沒有辦法那么快推出新一代鋰電池,松下、三洋等其他競爭對手也是一樣的。”
吉野彰這么一說,西美緒的煩躁情緒倒是稍微削減了一些。
“珠江電池的產能不是都被我們1000萬粒的訂單給填滿了嗎?”
“怎么那么快就開始給博世那邊交付鋰電池了?”
西美緒看向索尼華夏的負責人山下智慧。
“這段時間珠江電池一直都在修建新的生產線,估計很快產能就會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