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ib和惠普的行動,康柏電腦和蘋果電腦那邊也都紛紛的開始行動。
一時之間,珠江電池跟全球主要的幾大電腦巨頭都簽署了鋰電池供應的合作協議。
剛剛開工修建第一條生產線,立馬又要同步開工修建第二條生產線了。
如此夸張的做法,自然引起了業內巨大的震動。
“小陸,這一次我可是把所有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帶過來了。”
“今后一年的時間,我們就常駐珠江電池啦。”
柳玉樹之前大力推動中南工業大學跟珠江電池的合作,主要是因為陸燃和珠江電池在鋰電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現在各個成績都要慢慢的落實下來,他的積極性自然就更高了。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珠江電池這邊的局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珠江電池已經不是當初的小公司,而是已經有了電池巨頭的癥狀。
“柳主任,這段時間要先辛苦大家跟進一下各個生產線設備的組裝和調試工作。”
“后面等前面幾條關鍵的產線投產之后,才能轉移到實驗室進行一些具體的研究工作。”
專業技術人員不足,這不是單純的依靠招聘就能快速解決。
那怎么辦?
陸燃選擇了搖人。
中南工業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那邊,都是搖人的對象。
那些研究生和博士生,絕對是非常寶貴的人才。
就算是不少人的經驗不是那么的豐富,但是學習能力擺在那邊,只要稍微引導一下,就能勝任大部分的工作。
其實大部分公司的大部分工作,都不是不可替代的。
這些高學歷人才,可以快速的上手。
反正關鍵的設備研發和工藝設定,都是陸燃直接給出了完美的方案。
大家只要負責落實工作就行,不需要太多的創新。
這么一來,事情自然就好辦很多了。
“研究鋰電池,自然要對鋰電池的生產有具體的了解。”
“要不然的話不可能在生產工藝改進方面做出什么大的突破。”
“在別的地方,我們就算是想要給大家找一些機會去接觸具體的鋰電池生產設備也沒有機會啊。”
“現在你愿意手把手的教大家,他們開心還來不及呢,怎么會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