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總,反傾銷調查的關鍵就是證明自己沒有傾銷,然后證明無損害抗辯。”
“現階段最關鍵的就是填寫問卷后提供的證據,如出口價格≥正常價值。”
“這樣可以充分證明傾銷幅度為零或可忽略。”
“理想情況的話,調查機關可能作出無傾銷終裁,終止調查。”
馮成秀是中大法學教授,是珠江電池近期特聘的應訴專家。
作為耶魯大學的法學博士,馮教授對于國際貿易相關法則的研究,算是嶺南地區最專業的。
劉亦琳七拐八拐,才聯系上對方。
聽說是幫忙打鎳鉻電池反傾銷調查的案子,馮教授非常的積極,甚至都表示不需要額外的費用。
當然,陸燃不可能那么不會做人。
“只是證明沒有傾銷,就有可能讓執法機關終止調查?”
陸燃前世聽說過一些反傾銷調查的事情,但是沒有專門去了解過。
現在自然是要借著這個機會好好的把情況搞清楚。
指不定以后珠江電池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反傾銷調查,這幾乎是華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之后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確實是有可能,前提就是你的證據足夠有說服力。”
馮成秀對電池行業并不是很了解。
過往華夏這邊被反傾銷調查的主要都是一些低端產品。
按照她的經驗,不少企業為了出口創匯,確實是用成本價,甚至更低的價格在銷售。
為的就是出口退稅,最終實現一定程度的利潤。
在她的第一印象里頭,珠江電池這種民營企業,大概率也是類似的情況。
就算是稍微做的好一點,那也是按照薄利多銷的思路在賣電池。
關鍵是要證明自己的售價比成本高,不是簡單幾張嘴就行的。
人家是要求按照國際會計準則去進行財務統計,最終的數據才有說服力。
但是這個年代國內的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營企業,沒有幾家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所以就算是你提供了一些成本數據,人家也不一定認可。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么事情就簡單了。”
“我們的鎳鉻電池是從比亞迪那邊采購的,每一單都有發票。”
“比亞迪按照8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我們,然后我們以2美元的價格進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