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五日,這對于顏旭來說絕對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他的第一部電影終于在這個日子登上了大熒幕,全港一共有四家影院在同一天開始放映這部被命名為香港奇案之雨夜屠夫的電影,電影并沒有沿用羔羊醫生的名字,現在的名字相對原名來說更加的直觀。
經過了四家影院連續一個星期的宣傳,還是有著一定的收獲的,特別是在劇院外面的那張巨幅的海報,顏旭一只手里面拿著手術刀,面前的桌子上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人體器官,在他的背后是各種各樣關于案件報紙的剪輯,更是跟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顏旭是一個人悄悄的買票進場的,現在的電影,還沒有像后來那樣動不動就搞什么大型的首映場,而且就算是有,他們這樣小型的電影公司也沒有金錢去專門的搞這個。
對于沒有過多宣傳的電影首映來說,五成的上座率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顏旭坐到了比較后排的位置,在這里他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場內觀眾對于電影的評價。
上映的時間一到,整個影院里面的燈光一下子熄滅了,放映機的光線投到了一側的大屏幕上面。
沒有什么字幕,也沒有什么介紹,直接出現在畫面上的就是幾個小孩子的嬉鬧,飾演林過雨童年的李燦琛,在友人的慫恿下脫妹妹的褲子,一直到后來偷看父親和后母的激情,他的表演還是很到位的,也讓有些喧鬧的影院逐漸的安靜下來。
“媽的,竟然這么快就抓住了,有夠笨的。”影片開始沒有多久,主角林過雨的入案,開始讓場內的觀眾議論紛紛,這么快就被抓住了,后面還會有什么看頭。
“不是現在海灘發現的碎尸嗎?”
“警察也夠笨的,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他是在撒謊了,還被騙的等什么人。”
因為這個案子的影響,很多香港的市民都從報刊或者雜志上面看到過案發的詳細報道,在自己的腦海之中早已經形成了一部分畫面,對于劇情細節的不同,三三兩兩的開始有些牢騷和埋怨。
隨著劇情的逐漸推進,場中的觀眾議論聲也逐漸的消散了下去,每一個人都被緊湊的劇情給吸引了過去,警察們的嚴刑拷打,甚至使用皮鞭重重的抽打林過雨的腳底板,而林過雨不但一個字也不吐露,甚至連面上的表情都沒有什么變化,這些都讓人觀眾們開始感覺到了林過雨的不正常,已經有一點的脖頸發冷。
從警察拿出了林過雨給他外甥女的相片開始,沒有了開始大約半個小時的沉悶,整部劇的第一個開始了,在家人的謾罵和毆打之下,林過雨的表情終于開始改變,整個心理的防線也在這一刻鐘崩潰了。
“什么東西?”
“踢馬的,這還是不是人。”
“真的是個變態。”
“這種人就不用該放過他,連小孩子都不放過,真的該判他死刑。”
場中觀眾的聲音,已經表明觀眾們已經完全的被劇情吸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