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到的差不多了之后,姜聞決定舉辦一個劇本圍讀會。
圍讀劇本是他跟謝進拍《芙蓉鎮》的時候學的。
不是說要大家一起改劇本。
沒那回事。
姜聞的劇本從定稿到拍攝,甚至拍攝的當天,都會反反復復的修改。
但這個修改,基本上都是他的個人秀。
導演組、部分工作人員,還有一些主要演員,聚在一起讀劇本,只是為了對劇本有一次深入的理解。
主要是姜聞的電影很晦澀,很多臺詞有更深層次的意思,喜歡給觀眾留白,欲說還止,猶抱琵琶半遮面。
然而,你對著觀眾可以故弄玄虛,對演員不行啊。
演員如果沒有一個最起碼的理解,又如何去表演呢。
有些電影宣發的時候說演員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演的什么,那就純粹把觀眾當傻子忽悠了。
《尋槍》的劇本據說已經改了九次。
這個郝運可以作證,光是他親眼看到的就不止九次大改。
但是改劇本的主力并不是陸瑏這個導演兼編劇。
而是姜聞!
也不是修改細節,是特么的連大結局都可以改。
陸瑏的版本和原著類似,寫的比較粗糙,講的就是一個很寫實的懸疑故事,一個警察丟了槍,最后找到了槍和兇手。
兇手設定為“老樹精”。
一個在戰場上失去xiati,回到社會又遭迫害,可憐又可恨的浮世畸零人。
這肯定入不了姜聞的眼啊。
改!
兇手設定改成了賣羊肉粉的小販結巴劉。
一個只有兩場戲,毫無存在感的路人甲,推理小說中“最不可能的嫌疑人”。
他自稱被周小剛的假酒害得家破人亡,偷槍只為復仇。
電影結局,他被馬山抓獲,不慎開槍誤殺了馬山。
馬山則用犧牲完成了英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