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果然是不允許批量刷證書,讓郝運這個宿主立地飛升。
年度最佳青年導演頒完之后,又開始頒其他的獎項。
最佳女演員獎周薰。
最佳男演員獎李學劍。
終身成就獎吳天鳴。
年度票房導演獎張益謀《十面埋伏》。
第五代導演田狀狀憑借《德拉姆》獲得最大獎——年度最佳導演獎。
結束之后,還有個酒會。
在郝運看來,酒會就是為了方便他薅屬性準備的。
屬性薅太多,用不完,根本就用不完,200點的屬性能持續20分鐘,如果不重復拍的話,一個小時才能用三份。
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拍,也就用72份而已。
所以,郝運不得不一次性拍好幾份屬性在身上,通過這種方式強行去消化這些臨時屬性。
多拍幾份,效果肯定比只拍一份效果好。
就比如某一段的運鏡手法,如果只拍了張益謀的屬性,那就是張益謀的經驗和理念——只是一些經驗和理念,做不到張益謀附體那么強。
但是如果拍了顧常威、路學常、姜聞、馬大缸、張益謀五人個人的……
那就是五個人的經驗和理念進行碰撞。
你能想象你腦子里有五個人和你討論某個問題嘛。
關鍵是,他們并不按照次序和邏輯說,而是以爭吵和搶答的方式沖刷你的認知。
一般人的話,不被爆頭也得精神錯亂。
郝運已經慢慢的習慣了這種沖刷,臉上不僅沒有痛苦的神色,反而還能面帶著微笑和大佬們頻繁互動。
研討會的時候,只有導演們參加。
演員不管你咖位有多大,劉福榮、李學劍這種,你都沒資格參加人家的研討會。
倒是酒會的時候沒有這些限制。
演員和導演可以一起愉快的交流,可以找自己想要合作的導演,也可以爭取到自己想要的資源。
郝運這個新銳導演還有待于證明自己。
但是他的潛力顯而易見,而且還會自己寫劇本,所以即便是李學劍都對他和顏悅色。
說不定哪天就寫了個適合自己的劇本呢。
郝運薅了幾份大額演技屬性,暗搓搓的存在證書里——證書只要有就行,并不需要非得帶在身上,不然的話他估計得像買菜大媽那樣掛個包才行。
今天能夠見到三大千面影帝之一的李學劍,算是意外之喜,郝運甚至對滿屋子的大導失去了興趣。
可恨的是周薰居然還跑來和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