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星那邊還挺感動,和郝運聊了不少。
郝運拿了戛納最佳劇本獎和金馬最佳影片,在他眼中郝運和他一樣都是有才華的。
《神雕俠侶》結束之后,郝運等著《爆裂鼓手》開機就行。
計劃是44號開機。
這期間郝運就老老實實的在北電上課,他這學期還有幾門課,上完就只剩畢業論文了。
呃……
對他來說畢業論文是沒難度的。
兩篇姜聞的論文,他直接拿去給姜聞看了。
姜蜀黍,我最近在研究你,你看看我研究的怎么樣。
姜聞假惺惺的表示,郝運對他的研究實在是有點過譽了,他的電影其實沒有郝運分析的那么好。
但是轉頭和朋友們一起喝酒的時候,就把兩篇論文甩在了張益謀的臉上。
我徒弟寫的論文,我不太懂,你幫我看看怎么樣。
張益謀當時都驚呆了。
先是論文名字,一篇是“試論姜聞電影的主題內涵和美學風格”,另一篇“姜聞電影《鬼子來了》的文化解析”。
然后他哆嗦著手翻開查看,發現論文是寫的有條有理,夸得是天花亂墜。
現在的人臉都不要了是吧。
論文明明寫的是你的電影,你特么跟我說你不太懂。
這哪里是讓他幫忙看論文。
妥妥的是炫耀啊。
但即便是張益謀他也不得不承認,姜聞的這個學生非常牛。
他們這些老一輩導演,其實都有徒弟。
一般都是帶在身邊當助理或者副導演,有的甚至都已經帶了十來年了。
奈何學生不爭氣,根本就難以獨當一面。
哪像姜聞這樣,隨便收個徒弟,而這個徒弟也隨便拍了一部電影,居然拿到了戛納和金馬的獎項。
哪怕這里頭有一些貓膩,也不能掩蓋這部電影高質量的事實。
然后,很多人覺得《心迷宮》這部電影雖然內核和姜聞完全不同,但是手法上依舊能夠看出姜聞的痕跡,這一點讓郝運的才華大打折扣。
其實他們都錯了。
掛姜聞名頭拍出來的電影,和姜聞指導徒弟拍出來的電影,哪一個更能夠提升郝運的娛樂圈地位?
很明顯,得是后者。
正因為《心迷宮》的手法有姜聞的痕跡,才更能坐實姜聞和郝運的師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