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八一制片廠支持歸支持,可支持的資金卻遠遠不夠,和預算差的太遠。
最后只能求助于云南臺和華姨。
云南臺說好的以投代買,出錢支持拍戲,回頭獲得播放權。
華姨則是出了800萬補足了資金缺口。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云南臺那邊人事變動,一朝天子一朝臣,談好的200萬不了了之。
而華姨也遭到了重創,一時半會根本就撥不出錢來。
更何況,華姨還要全力支持馬大缸拍《夜宴》,以此來平息王靜花以及不知道多少旗下藝人出來帶來的風波。
公司要吸納新鮮血液,也需要現金流。
原定八月的開機只能往后延期。
不過,不管是制片人張遷,還是導演康弘雷、編劇藍小龍,這三人都沒有任何要放棄的意思。
大不了就等到明年,等華姨穩定下來再說。
“張總好,我是郝運!”郝運和對方幾人約在了一家茶室,距離不遠就是劉河平隱居的創作小院。
“這是藍小龍,這是康弘雷。”張遷給郝運介紹了一下。
四個人各自落座。
“電視劇出什么事了?”郝運也不拐彎抹角,直奔主題的問出疑惑。
“其實還是資金的問題,華姨那邊暫時拿不出錢了,一時半會沒有人愿意接手。”張遷同樣很真誠,商業談判的那一套不適合今天的場合。
“差多少?”郝運問道。
“總成本1200萬,現在差1000萬,差的是有點多,現在只能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張遷繼續坦白。
實在是沒必要學火車站拉客的。
就差你一個了,趕緊上車,上了車就走。
實際上,轉來轉去,拉了一個又一個,不給你整超載他們根本不帶走的。
“一千萬,有多少份額?”郝運繼續問道。
“百分之八十!”
其實應該是833%的份額,但是實際份額一般不按照出資比例來,里頭牽扯很多因素。
所以郝運也不覺得奇怪,他想了想說道:“行,一千萬,80%,這個錢我來解決,另外,我要擔任電視劇的監制……”
張遷、康弘雷,還有藍小龍都有些傻眼。
這個年輕人是資本圈新貴,昨晚的盛況早就通過媒體的鏡頭呈現給了大眾。
外行人只覺得郝運拍出了《那些年》,慶功理所當然。
但是圈內人都明白,這其實是一種資本圈給他的加冕儀式,徹底認可了他的執導和做項目的能力。
后續肯定會有很多資本支持他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