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五萬塊錢,您要是覺得不合適,我推薦您去對過那家,他們都是印刷的。”店老板咬咬牙說道。
“怎么不早說!”郝運作勢要走。
店老板趕忙拉住,這種拙劣的表現,他能看出郝運不是常客,但是他也真怕郝運就這樣走了。
兩人一番討價還價。
郝運三萬六帶走了七幅字畫,都是質量還不錯的類型。
以假亂真是扯淡,騙騙外行還行,說不定真有可能被人當成古董。
八千預算進店,三萬六帶回家。
老板和郝運都覺得自己賺大發了。
生活中的影帝
郝運把人都約在了清華嘉園的家里,這邊已經不是辦公區域了。
他專門弄了一個房間擺放自己的收藏。
姜聞和馬未都一起來的,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倆人。
“這位是單國富老師,他是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咱們國內最著名的字畫鑒定專家,這位是成恩榮先生,他是著名的鑒定家和收藏家,來,把你的譚敬造拿出來讓大家開開眼。”
馬未都對郝運的畫真心沒有多少企圖心。
他收藏古董倒賣古董,但是不涉及字畫,他認為華夏字畫缺乏一種叫“社會責任”的功能,而且還缺乏價值衡量評估的標準。
真正的原因嘛。
字畫這一行的水實在太深了。
需要有非常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支撐你才玩得轉的。
不同的畫家在不同時期的畫風、用筆、用紙、用印、用色都可能會有所不同,這方面的知識需要了解深刻了解透徹才行,不然很容易打眼買到仿品或贗品。
輕則名聲掃地,重則傾家蕩產啊。
老馬他小學文憑,根本不懂字畫這種高端東西。
早年的幾次失敗的字畫收藏經歷,也證明了他并非是對字畫不感興趣。
他之所以選擇幫郝運組織個小型鑒定會,是因為近幾年圈內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言。
說娛樂圈有個叫郝運的,他在家里掛了一幅譚敬造。
譚敬造雖然是假畫,可是全球很多博物館將之收藏,在拍賣市場上也屢屢拍出高價,真心別把它當普通的假畫處理。
而且,這種菜逼什么都不懂卻一不小心撿了大漏的故事,總是讓人津津樂道。
既然急著看畫,郝運也不和他們客套了。
帶著他們進入了自己臨時展出字畫的房間。
一個個架子上邊,全都掛著字畫。
郝運第一次去那家店,就買了八幅畫,這一次去又買了七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