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郝運這個對于外媒來說非常熟悉的華夏導演,也讓攝影師們忙個不停。
郝運在戛納和柏林都拿過獎,就是沒有拿過威尼斯的獎。
威尼斯電影節竹席馬可·穆勒在紅毯上就向郝運伸出手了,他是電影節竹席,張益謀是評委會竹席。
他是個十足的華夏通,曾于上世紀70年代到華夏留學。
77年6月,馬可·穆勒在學校的露天電影場看到了謝進導演的《紅色娘子軍》,從此便真正愛上了謝進導演和華夏電影。
那一時期,他還看了很多民國時期的老電影如《神女》《十字街頭》《天涯歌女》等。
同時在現實中對華夏社會的了解也讓他在日后對華夏第五代電影人最初拿給世人的作品充滿了認同感。
之前聽說郝運的《斗牛》會參加威尼斯電影節,但是后來跑去戛納電影節了,這就讓穆勒大爺非常的不爽。
他真的很想認識一下這位華夏電影新秀。
從這個角度來說,郝運在國際影壇也確實有了自己的份量,不再是一個沒什么人關注的新人。
不然馬可·穆勒也不會知道郝運是哪顆蔥。
其實,就八零后導演來說,能到郝運這個地步,nima全球都是獨一份的。
只是類似的天才經常有,很多都自己夭折了,大家還在觀望郝運會不會哪天也突然墮落了。
年輕人墮落的方式很多。
酗酒、細讀、飆車、談女朋友等等。
馬可·穆勒和張益謀溝通的時候,多次提到過郝運這位年輕的華夏導演。
張益謀對郝運的感覺很復雜。
他也不是不欣賞郝運,只是姜聞動不動就拿郝運炫耀,就讓人心里很難受。
“幸會,幸會,竹席先生請。”
郝運被拉著一起合影,任由國內外的媒體咔咔的拍。
感覺今天《澀戒》首映,不會比開幕式的陣容差多少。
很顯然,大家都喜歡看咸片。
進去之后,郝運和安小曦就找到位置坐下了。
“咳咳,你以前……看過,嗯,類似的片子嗎?”郝運不知道該怎么問。
“看過一些吧……”安小曦有點囧。
但是她都二十了,看過一些不是很正常的嗎?
哪怕是為了學表演,有些東西也要學習。
“這個在米果被定為nc-17級,今天看的肯定是完整版,會更露骨,不行你就戴個墨鏡,哪怕閉上眼睛也沒人知道。”
郝運婆婆媽媽的念叨,他覺得安小曦是被他連累的了的。
他又不是什么香餑餑,還幫安小曦拒絕過好幾次李諳,那老家伙如果不是有求于人,肯定不會如此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