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算海外,肯定是過億了。
這還只是四部里的第一部,四部加一塊,兩三個億大概肯定是沒問題的。
當然,成本就不能只算六百萬了。
安小曦四部電影,再降片酬,怎么也得拿1000萬吧。
這個要算到成本里去。
宣發營銷,去威尼斯,都花了不少錢,后邊三部電影也不可能不宣發。
四部電影總成本算下來要兩千萬了。
不過,即便是兩千萬,能有全球兩三億的票房,也足以讓所有的人眼紅了。
《小森林》在亞洲的成功,讓海外片商業開始摩拳擦掌,他們加大了營銷力度,勢必要像《爆裂鼓手》那樣賺一波狠的。
在第一部大獲成功之后,郝運把《小森林·秋季篇》定檔到了11月9號。
這個題材適合慢慢品味,所以錯開了浮躁的國慶檔。
有了第一部的成功,院線肯定會給足排片,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觀眾會不會審美疲勞,從而減少對后續三部的觀影。
四部加一塊的話,光是電影票都要近百了。
郝運并不擔心這個,光是海外版權就收回了所有成本,票房是純賺的,賺多賺少都無所謂。
反正未來丈母娘也不好意思找他要彩禮。
他在《風聲》上映后,就開始忙里忙外的幫著姜聞搞《太陽照常升起》的首映。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他在姜聞輕松了無數倍。
看著他們這個樣子,哪還有人能想起來這師徒倆的電影馬上就要上院線廝殺了。
《太陽照常升起》的首映陣容比郝運的還要強盛。
最起碼《風聲》的時候韓散屏沒來,而《太陽》他卻來了,另外還有不少香江和內地的大佬,甚至有首都狠人親臨現場。
由此也能看出姜聞這人龐大的人脈關系。
至于電影本身,郝運在威尼斯的時候就看過了,那邊的評價不太好,這一次也不可能逆風翻盤。
所以,他師傅被罵慘了。
這能有什么辦法呢,只能由他這個徒弟出面幫忙洗地了。
于是《電影藝術》雜志就刊登了郝運的新論文。
“夢魘中的撒歡——《太陽照常升起》的導演藝術分析”!
霧草,要不要這么及時雨啊。
這才剛上映,立刻就撲上來洗地,電影圈的老頭們都嫉妒的說不出話來了。
陳楷格《無極》馬大缸《夜宴》……哪個不被人罵的懷疑人生。
就連張益謀也不是沒被人罵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