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就在上頭分享一下心情,發一發生活信息,或者宣傳作品和商務。
絕對是對兩邊都有利的事情。
選他們來演電影電視劇,動不動就幾十萬數百萬的收益,開個賬號絕對是舉手之勞的事情。
如果他們覺得麻煩,可以讓助理干這個活啊。
請助理是干嘛的。
郝運對吳老六的這個想法還挺支持的,他倒不是覺得這玩意有多好的前途,而是覺得如果做大了,他就可以用來黑別人。
而不是擔心被別人黑……
黑米是只貓
得到郝運的“認可”,吳老六就行動起來了,打算先把這個研發部門給組建起來。
畢竟一開始啥都沒有。
就算是抄人家也得先研發出來才行。
他想做的這個東西叫“微博”,其實不是什么新玩意。
2006年3月,博客技術先驅blogr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創建的新興公司obvio就推出了大微博服務,也就是itter。
當然,在最初階段,這項服務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機發送文本信息。
到了2007年5月,國際間計算總共有111個類似itter的網站。
itter的主要競爭對手是prk和jaiku。
prk有時間軸可以觀看整合了視訊和照片的分享,identi、pownce整合了微博客加上檔案分享和事件邀請。
itter在國外的“大紅大紫”,令國內有些人終于坐不住了。
從校內網起家的王興在2006年把企業賣給千橡互動后,于2007年5月創建了華夏第一家帶有微博色彩的社交網絡飯否網。
而企鵝作為一個擁有41億qq用戶的企業,看著用戶對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狀態的強烈需求后,也忍不住嘗試了一把,2007年8月13日企鵝滔滔上線。
黑豆傳媒的優勢不在于用戶。
而在于它手里掌握的娛樂圈資源。
嗯,還有老板對于能夠自由黑人,還不用被人黑的強烈愿望。
黑豆傳媒不算特別有錢,但是資金流比較不錯。
因為它根本就沒賠過錢,旗下藝人也都發展的很好。
做微博這種產品,一開始也未必需要投入太多的錢財。
至于技術人員。
郝運和北大水木那邊太熟了。
他自己就是北大的一員,堪稱風云人物,和校領導都能說上話。
找幾個想要出人頭地但是又沒有勇氣去創業的大學生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