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理論考試可不簡單,我當年考了三次才過七十五分,你如果想要評鑒寶大師,理論考試至少要九十分。”
就在蕭硯準備走進機房時,溫景行帶著一抹戲謔說道:“戴老說你的鑒寶水平比他還厲害,今天你可別打他的臉。”
“蕭硯,你不用理會這老小子。”
戴承乾怕蕭硯有壓力,說道:“正常發揮就行。”
蕭硯沒有回溫景行的話,只是對著戴承乾點了點頭,就走進了機房。
機房里很安靜,只有鍵盤敲擊的聲音。
數十臺電腦整齊排列,每個機位前都隔著擋板,墻上掛著監控攝像頭,紅燈一閃一閃的。
蕭硯刷了身份證,屏幕上立刻跳出考題界面。
他掃了一眼,頓時愣住了。
這和語文題很相似,選擇、填空題、閱讀理解和作文。
選擇題和填空題有標準答案,他還能應付!
可到了閱讀理解題,就變成了分析一段《考工記》里關于青銅器鑄造的記載,讓指出其中與實際工藝不符的三處。
這就不是死記硬背能解決的了!
最讓他頭疼的是最后那道“作文題”:以“如何鑒定元代青花瓷”為題,寫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論述文。
蕭硯捏了捏眉心,變得頭疼起來!
他鑒寶靠的是透視眼,能看穿胎質里的年代痕跡,能分辨釉色下的氣泡分布,可讓他把這些轉化成理論……
就像讓一個會游泳的人,突然要寫一篇“如何用公式計算劃水角度”的論文,這怎么寫?
“完了,不會要掛科吧?”
蕭硯露出了苦笑之色,有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感覺!
戴承乾可是與溫景行打了賭,自己怕是要讓溫景行打了自己和戴承乾的臉。
過完一遍題,蕭硯重新靜下了心來。
雖然題有難度,但是他還是準備把能做的題先做了。
答完能答的題,蕭硯估計自己只能得七十多分,與九十分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