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忙?你先進來說。"
小王四下看了看,這才壓低聲音:"是這樣,我們幾個想搞個小聚會,就是大伙兒湊一塊說說話,解解悶。可你也知道,現在這時候"
他沒說完,但鄭昊明白了。70年這會兒,知青聚會確實是個敏感事,一不小心就容易被人舉報說是搞小團體。
"你們想讓我咋幫忙?"
"是這樣,我們想請你和趙老師一起過來做個見證,有你們二位在,別人就不會多想了。"小王搓著手,"趙老師是咱村的教書先生,你又是工人,大伙都想著請你們二位過來,還能有共同話題。"
趙曉蘭?鄭昊心想,這丫頭倒是村里唯一一個當老師的,不過沒想到在這個年代居然這么稀缺。
"行,不過得看看時間合適不。"
"就明天晚上,你看成不?"
鄭昊點點頭:"成,我去問問趙老師。"
小王走后,鄭昊琢磨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去找趙曉蘭商量一下。這事兒雖然不大,但還是小心為好。
趙曉蘭住在村東頭,鄭昊到的時候,她正在院子里洗衣服,一盆肥皂水泛著白沫,幾件藍色的衣服搭在繩子上。
"昊哥,你咋來了?"趙曉蘭有些意外,趕緊擦了擦手。
"有點事想跟你商量。"鄭昊把知青邀請的事說了一遍。
趙曉蘭聽完,有些猶豫:"這會不會有啥問題?"
"應該沒事,就是聚聚,說說話。"鄭昊安慰道,"再說,有咱們在,別人也不會多想。"
"那倒是。"趙曉蘭點點頭,"這些人離家這么遠,確實不容易。"
兩人正說著,村里的王嬸從門前經過,看見鄭昊在趙曉蘭家,笑著說:"喲,昊子,又來找曉蘭啊?"
鄭昊有些不好意思,趙曉蘭臉也紅了。
"王嬸,我有點事跟趙老師商量。"
"商量啥事啊?該不會是商量啥時候辦喜事吧?"王嬸開玩笑道。
"王嬸,你瞎說啥呢!"趙曉蘭更不好意思了。
王嬸哈哈笑著走了,嘴里還嘟囔:"這倆孩子,從小一塊兒長大,早晚得成一對兒。"
等王嬸走遠了,院子里有些安靜。鄭昊和趙曉蘭都有些尷尬,但心里又有種說不出的甜蜜。
"那那就明天晚上一起去?"趙曉蘭轉移話題。
"嗯,一起去。"
回到家里,鄭昊把這事跟家里人說了。母親李秀花有些擔心:"昊子,這知青聚會,不會有啥問題吧?"
"沒事,媽。就是吃個飯,聊聊天。"
父親鄭大山倒是看得開:"這些娃娃來這也好幾年了,聚聚也正常。不過他們能想著讓你和曉蘭去做見證,這事倒是想得周到。"
"就是怕有人多想。"
"你們年輕人有分寸就行。"父親點點頭,"對了,明天你帶點咱家的花生去,再去打兩瓶酒,也算是個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