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全拿起方案翻了翻,眉頭先是皺起,然后慢慢舒展開來。
"這個方案做得很詳細啊。"張德全有些意外,"連氣象數(shù)據(jù)都用上了?"
"是的,我重新計算了溫度變化曲線。"鄭昊指著其中一頁圖表,"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大棚內(nèi)的溫度完全能夠滿足蔬菜生長需求。"
李德華也湊過來看,發(fā)現(xiàn)圖表上密密麻麻的數(shù)據(jù)和計算公式。
"這些計算是你自己做的?"李德華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鄭昊肯定地回答,"我查閱了相關的技術資料,然后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進行了修正。"
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提出質(zhì)疑:"小同志,你這個雙層薄膜設計,中間的空氣層厚度是怎么確定的?"
"根據(jù)保溫效率和材料成本的平衡計算。"鄭昊翻到相應的頁面,"空氣層太薄保溫效果不好,太厚則浪費材料,5厘米是最優(yōu)厚度。"
"那通風系統(tǒng)呢?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開口位置?"另一個技術員也開始認真提問。
鄭昊詳細解釋了通風系統(tǒng)的設計原理,包括空氣流動、換氣等等。
張德全越聽越驚訝,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對技術細節(jié)的掌握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你這個輔助加熱的方案很有意思。"張德全指著熱水缸加熱的設計,"簡單實用,確實是個好辦法。"
"這是考慮到成本和實用性。"鄭昊解釋,"農(nóng)村條件有限,太復雜、太貴的方案不現(xiàn)實。"
李德華看著種植方案:"你為什么不種黃瓜了?"
"黃瓜對溫度要求確實比較高,風險較大。"鄭昊如實說,"我選擇了菠菜和韭菜,這兩種菜比較耐寒,而且生長期短,成功的把握更大。"
"這個考慮很實際。"張德全點點頭,"循序漸進,先易后難,這是正確的思路。"
討論進行了兩個多小時,技術人員們提出了各種問題,鄭昊都能詳細回答。漸漸地,房間里的氣氛開始發(fā)生變化。
"小鄭,你這個方案確實做得很專業(yè)。"李德華不得不承認,"很多技術細節(jié)考慮得都很周到。"
"關鍵是可操作性強。"張德全也表示認可,"沒有搞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都是實用的技術。"
但是,李德華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技術方案我們認可了,但還有個問題。萬一試驗失敗了怎么辦?"
"這個我也考慮過。"鄭昊翻到風險控制的頁面,"我分析了可能的失敗原因和應對措施。即使最壞的情況,損失也是可控的。"
"怎么個可控法?"
"塑料薄膜可以回收利用,竹架材料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實際損失主要是人工和時間。"鄭昊詳細分析,"而且這個試驗本身就是探索性的,失敗也是一種寶貴的經(jīng)驗。"
"那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李德華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