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鄭昊就和劉明華開始了實地考察。
"咱們先去看看村東頭那塊地。"鄭昊指著遠處的一片空地說,"那里向陽,地勢也比較平坦。"
兩人沿著田間小路走去,身后跟著不少好奇的村民。大家都想看看這個神奇的大棚到底要建在哪里。
"昊子,你們要去村東頭啊?"老王頭趕著牛車路過,"那地方不行啊,太偏僻了。"
"是啊,那里離村子遠,不方便。"村民張全蛋也跟著說。
劉明華掏出一個小本子,邊走邊記錄:"選址要考慮幾個因素:采光、排水、土質、交通,還有防風。"
剛到村東頭,付司令就從后面追了上來:"等等!你們要在這里建大棚?"
"是的,這里條件比較好。"鄭昊回答。
"好什么好?"付司令搖搖頭,"這地方我最了解,每年春天都積水,根本不適合種菜。"
"積水?"劉明華皺了皺眉,"看起來地勢挺高的啊。"
"你們是外地人,不了解情況。"付司令一臉"為你們好"的表情,"這里地下水位高,一下雨就澇。"
"那你說哪里合適?"鄭昊明知故問。
付司令指著村西頭的一片洼地:"那里最好,土地肥沃,交通方便。"
鄭昊看了一眼那個方向,那是村里最低洼的地方,別說建大棚,平時下雨都要積水好幾天。
"村西頭那里不行。"老王頭實在看不下去了,"那地方一下雨就成水塘,咋能建大棚?"
"老王頭,你懂什么?"付司令瞪了他一眼,"那里土質好,適合種菜。"
劉明華蹲下來抓了把土看看,又用小鏟子挖了個淺坑觀察土層:"這里的土質確實不錯,砂質壤土,透氣性好。"
"關鍵是采光。"鄭昊指著太陽的方向說,"大棚需要充足的陽光,這里朝南,全天都能曬到太陽。"
"還有排水。"劉明華站起來看了看周圍的地形,"這里地勢稍高,雨水能自然流走,不會積澇。"
付司令見自己的建議沒人采納,臉色有些難看:"我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還不如你們這些外來的懂?"
"付司令,你說的村西頭確實不行。"這時,村里的老農孟大爺走過來,"那地方我種了二十多年地,每年春天都要排水,咋能建大棚?"
"就是啊,那里最低洼,建大棚不是找麻煩嗎?"
幾個老農民都搖頭,顯然對付司令的建議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