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現在可以種菜了吧?"
"可以了。"劉明華點頭,"今天就開始播種。"
村民們都很興奮,紛紛詢問種什么菜。
"第一茬種白菜、菠菜和蘿卜。"劉明華說,"這些菜適應性強,生長期短,比較容易成功。"
"為什么選擇這些菜?"
"白菜30天就能收獲,菠菜35天,蘿卜稍微長一些,需要50天。"劉明華解釋道,"而且這些菜耐寒性好,即使大棚出點小問題,也不容易死。"
"那我們現在就開始播種?"
"現在就開始。"
播種工作很有儀式感。劉明華親自示范,在大棚的東頭開始第一壟。
"播種要均勻,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他一邊播種一邊講解,"小白菜的株距是10厘米,行距是15厘米。"
"為什么要這么精確?"村名不解的問。
"密度合適,菜才能長得好。"劉明華說,"太密了互相爭奪營養,太稀了浪費土地。"
這群樸實的村民平日里雖也種地,但都是憑借經驗,這還是第一次見這么種地還需要數學指導的場面。
鄭昊也參與了播種,他負責菠菜區域,沒辦法,種地屬實不是他的強項。
"菠菜的種子比較小,要小心一些。"他一粒一粒地放著種子,"每個穴里放2-3粒,這樣保證出苗率。"
小妹鄭麗也要幫忙,但是手太小,只能在旁邊遞種子。
"四哥,這些小種子真的能長成菜嗎?"她好奇地問。
"當然能。"鄭昊笑著說,"等播完種,再過些天你就能看到嫩芽了。"
播種工作持續了一個下午。大棚里整整齊齊地分成了三個區域:小白菜區、菠菜區和蘿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