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想法,"鄭昊說道,"我們可以用分段加工的方法,先把導軌分成幾段,每段單獨加工到高精度,然后再組裝連接。"
"我們可以試試,"趙田點頭,"但是連接處的精度怎么保證?"
"用基準傳遞的方法,"鄭昊在紙上畫了個簡圖,"我們用一根標準基準桿,每段導軌都以這根基準桿為準來加工,這樣就能保證各段之間的精度一致。"
李建設眼前一亮:"這個思路不錯,分段加工確實能提高精度。"
"那焊接變形怎么辦?"李剛問道。
"我們盡量減少焊接,用機械連接的方式,"鄭昊說道,"比如用精密螺栓連接,這樣既能保證精度,又能減少變形。"
"嗯,這個思路可行。"張默也贊同。
就在這時,周煜從電氣組那邊走了過來。自從上次蘇雨晴的質疑事件后,他對鄭昊的態度有了明顯改變,雖然還是有些別扭,但已經能正常工作交流了。
"鄭昊,電氣控制這邊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周煜說道,"測量數據的采集和處理,需要什么樣的精度要求?"
鄭昊很高興周煜能主動交流:"數據采集的精度要求是0001,處理速度要求實時顯示,"鄭昊說道,"0001相當于一張紙厚度的1100,這臺機器如果成功,能讓我們的工業產品精度提高幾十倍。"
"這個精度對電氣系統的要求很高,"周煜皺眉道,"我們現在的模擬電路很難達到這個精度。"
"那就用數字電路,"鄭昊說道,"我記得有一種叫做ad轉換的技術,可以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這樣精度會更高。"
周煜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你還懂電氣?"
"懂一點,"鄭昊謙虛地說道,"咱們是一個團隊,互相學習嘛。"
"好,那我們詳細討論一下電氣控制方案。"周煜的態度更加友好了。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各個小組都在熱烈討論著各自的技術難題。鄭昊在各個小組間穿梭,既當技術指導,又當協調員。
熱處理組的張默遇到了材料問題:"這個導軌用什么材料?普通鋼材的穩定性不夠,容易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