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內機器轟鳴,鄭昊剛走進車間,就看到李建設端著搪瓷缸子,一臉愁容地站在一臺車床前。
"這么早就來了?"鄭昊走過去問道。
"昨晚就沒睡好,"李建設苦笑道,"這個零件昨天加工了三次都不合格,再搞不好就耽誤進度了。"
鄭昊看了看那個巴掌大的金屬件,表面光亮如鏡,但鄭昊用卡尺一量,臉色就變了。
"又差了兩絲,"李建設嘆氣道,"要求的精度太高了,比頭發絲還細的誤差都不行。"
"別著急,我們想想辦法,"鄭昊安慰道,"你先吃早飯,我研究一下。"
李建設早上五點多就往工廠跑,他老婆見他沒吃飯蒸了一鍋饅頭送過來,現在還熱乎著。兩人就著咸菜吃饅頭,討論著加工難題。
"要不分兩次加工?"鄭昊一邊啃饅頭一邊說道,"先粗加工,留點余量,然后再精加工。"
"道理我懂,關鍵是刀具磨損太快,"李建設指著車刀說道,"加工幾個零件刀就鈍了,精度就保不住了。"
"不用擔心車刀的事,鈍了就換,"鄭昊建議,"慢一點加工,但要保證質量。"
這是趙田也走了過來,鄭昊發現這位五十多歲的老師傅愁眉苦臉的。
"老趙,怎么了?早上也沒吃飯啊?"鄭昊開玩笑道。
"哪里是飯的問題,三天不吃飯能換來解決這個問題也行。"趙田搖頭,"是那個氣動探頭,老是不穩定。測同一個地方,每次結果都不一樣,雖然差得不多,但總讓人不放心。"
"具體怎么個不穩定法?"鄭昊夾了口白菜問道。
"就像你用尺子量桌子,第一次是一米整,第二次少一毫米,第三次多一毫米,"趙田比劃著說道,"雖然差得很少,但就是不準。"
"壓縮空氣的問題吧?"鄭昊想了想,"就像水龍頭的水壓不穩,一會大一會小。"
"對對對,就是這個感覺!"趙田眼前一亮,"那怎么解決?"
"加個穩壓的裝置,就像在水管上加個緩沖水箱一樣,"鄭昊用飯盒比劃著,"這樣氣壓就穩定了。"
接著,鄭昊來到電氣組,發現周煜正在埋頭焊電路板,額頭上都是汗珠。
"這么專注?"鄭昊拉了把椅子坐下。
"沒辦法,這個電路有點復雜,"周煜抬起頭,揉了揉眼睛,"你上次說的那個并行轉換,我試了幾種方案,還是有問題。"
"哪里有問題?"
"速度是快了,但是準確性不夠,"周煜指著面包板上密密麻麻的元件,"就像同時讓十個人數數,有人快有人慢,最后結果就亂了。"
鄭昊仔細看了看電路,發現確實有時序配合的問題。
"這樣,我們給每個人發個統一的鐘表,"他在紙上畫著,"讓大家按照同一個節拍工作,這樣就不會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