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劉明華突然想起什么,"昊子,你知道現在咱們這里在縣里、市里有多出名嗎?"
"怎么說?"
"縣里已經把這里定為農業技術推廣示范點了!"劉明華興奮地說,"不光是咱們縣,市里的農業局也把這里作為重點推廣項目。我這次駐點,就是要總結經驗,準備在全市范圍內推廣。"
李大壯在一旁補充道:"市里的王副市長都來過兩次了,每次都要詳細了解技術細節和經濟效益。他說要把我們這里的經驗寫成報告,上報給省里。"
參觀完生產基地,鄭昊跟著趙順來到知青點。
知青點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來簡陋的宿舍經過修繕,看起來舒適多了。院子里還新建了一個小型圖書室和活動室。
"張國強他們呢?"鄭昊問道。
"張國強和王家祥去縣里給其他村里的知青培訓去了。"趙順介紹道,"咱們這里的成功經驗,讓他們都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那你呢?有什么打算?"
趙順想了想:"我準備繼續留在這里。說實話,經過這幾個月的實踐,我發現自己還挺有這方面的天賦。而且,這里的事業剛剛起步,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他停頓了一下,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在想,能不能進一步擴大規模,不僅做飼料,還可以搞食品加工、農產品深加工什么的。咱們有技術優勢,又有市場基礎,應該大有可為。"
鄭昊點點頭,對趙順的想法很贊賞。這確實是一個很有前瞻性的思路。
"不過,要想進一步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趙順有些期待地看著鄭昊,"你現在在北京那邊,接觸的技術信息肯定比我們多。如果能繼續給我們一些指導,那就太好了。"
"當然沒問題,"鄭昊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會把我了解的一些先進技術和經驗整理出來,給你們做參考。"
兩人正聊著,外面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鄭昊回來了!鄭昊回來了!"
很快,知青點的院子里就聚集了一大群村民。男女老少都有,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興奮的笑容。
"昊子,你可算回來了!"
"昊子,你這次帶什么好東西回來了?"
"昊子,你在北京過得怎么樣?"
面對鄉親們的熱情,鄭昊感到一陣溫暖。這些樸實的農民,用他們最真誠的方式表達著對他的感激和喜愛。
"鄉親們,我這次從北京帶了一些好東西回來,"鄭昊大聲說道,"有北京的特產,也有一些實用的小東西,一會兒分給大家!"
人群中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
"不過,最重要的不是這些,"鄭昊繼續說道,"我看到咱們村的變化,心里真的很高興。這說明咱們的路子走對了,只要堅持下去,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那是當然!"有人在人群中喊道,"有昊子給咱們指路,咱們還怕什么?"
"對!昊子就是咱們村的福星!"
看著鄉親們樸實真誠的笑臉,鄭昊心中涌起一陣暖流。這里是他的根,這些是他的人。無論他在外面取得多大的成就,這里永遠是他最牽掛的地方。
夕陽西下,炊煙裊裊。遠山如黛,近水如鏡。在這個即將到來的新年里,這個小山村正煥發著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