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值班時,例行檢查日志發現一個指向內部測試數據庫的異常訪問記錄,來源不明。
“陳主任,”我拿起內線電話,“昨晚23:47,測試環境主數據庫,一個非白名單ip試圖建立連接,被防火墻攔截了。”
“來源偽裝了,沒追蹤到具體終端?!?/p>
聽筒里傳來陳主任慣有的沉穩,“知道了。保持監控?!?/p>
“另外,孫琳,準備一下,外包it維護人員上午到崗,兩個?!?/p>
“你負責對接,權限管理、行為監督全程跟緊,禁區紅線給他們劃死?!?/p>
“資質文件我讓小王帶過去,你重點核對下身份信息。”
“明白?!蔽曳畔码娫?。外包人員,每次都是安全鏈條上最需要繃緊神經的環節。
我打開內網系統,調出安保部同步過來的訪客預審信息:
張建軍,男,40歲,宏達科技公司(外包方)高級運維工程師,五年從業,記錄顯示良好。
吳明,男,28歲,宏達科技初級工程師,一年從業,履歷簡單。
小王很快把兩份紙質的身份證明復印件和外包合同附件送了過來。我仔細核對照片、身份證號、公司公章,與安保預審信息一致。
九點整,人事的同事領著兩個人進來。張建軍,面相敦厚;另一個年輕些的吳明,眼神有些飄忽。
“孫工,這是張工,吳工,”小王介紹。
“宏達科技派來的,負責這期服務器日常維護和數據庫基礎優化,三個月合同?!?/p>
“孫工是技術支援中心這邊負責全程對接和安全監管的。”
我點頭致意:“張工,李工,歡迎。我是孫琳。”
我拿出準備好的文件袋,“這是廠區電子地圖,”我展開一張彩色打印圖,上面用醒目的紅色區塊標記出所有禁區。
“所有標紅區域,包括研發樓、各型號測試中心、精密制造車間、核心數據機房等?!?/p>
“這些區域的無線路由信號也做了屏蔽處理,請你們注意不要靠近。這是保密協議,”我遞過兩份文件。
“請仔細閱讀并簽字確認。協議里明確了保密范圍、違規責任和所有禁止行為?!?/p>
“這是你們的訪問權限清單,”另一張表格,“明確列出了你們可以進入的區域和可以操作的設備、系統?!?/p>
“權限僅限辦公網絡設備、后勤保障系統的服務器、以及指定的非涉密數據庫備份區。”
吳明接過筆,掃了一眼地圖,目光在幾個紅色大塊上停留了一下。
“嚯,禁區真不少。孫工,咱們就搞搞辦公網和后勤系統的維護優化,對吧?這些地方我們肯定繞道走?!?/p>
“對,但‘繞道走’不僅僅是物理上不靠近。你們的操作權限是嚴格限定的?!?/p>
“所有操作,必須通過我為你們單獨開通的專用臨時賬號進行。賬號有效期為合同期,到期自動失效。”
“任何操作前,必須提前一天在系統里填寫《外包人員操作報備單》,詳細寫明操作內容、預計時長、涉及設備ip或編號?!?/p>
“操作過程中,后臺會實時記錄所有操作日志。操作結束后,需要立刻向我提交一份書面操作小結,并與系統日志核對無誤?!?/p>
“這是報備系統的登錄方式和操作手冊?!蔽矣诌f給他們一個小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