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雀大學開學后不久,特勤九科搬入了新建好的辦公樓。
秋意順著京城的脈絡悄然蔓延,新辦公樓在梧桐葉的漸黃中愈發清晰。
這座鋼筋混凝土澆筑的現代建筑,與此前入駐的王府舊址截然不同。
外立面鑲嵌著三層夾膠防彈玻璃,陽光穿透時會在地面折射出菱形的光斑,仿佛無數枚流動的盾牌;
墻角的承重柱里灌注了玄鐵碎屑,徒手劈砍只會在表面留下淺白的印痕,徹底告別了木質結構的脆弱。
走進辦公樓,中央空調的冷風帶著金屬濾網的氣息撲面而來,取代了王府庭院里潮濕的霉味。
前臺的智能識別系統正發出輕微的蜂鳴,每個出入人員的虹膜信息在屏幕上閃過,與特勤九科的核心數據庫實時比對。
走廊兩側的應急燈采用了最新的冷光技術,即使斷電也能維持七十二小時照明,墻角的消防栓旁還多了一排基因檢測儀,能在三分鐘內識別出空氣中潛藏的變異病毒。
辦公樓內部的忙碌,比玻璃幕墻反射的光影更加鮮活。
戴云華的辦公室位于三層中樞位置,整面墻的電子屏被分割成無數個窗口:
左側是龍雀大學新生的實時定位,每個紅點旁都標注著心率與內勁波動;
右側滾動著新神會的最新動向,某份加密文件的破譯進度條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爬升。
八大干將如同精密儀器上的關鍵部件,在副科長戴云華的統籌下,將這臺龐大的國家機器調試得愈發順滑。
此刻,戴云華端坐于人體工學椅上,脊背挺得筆直,素銀袖扣隨著手腕動作在鍵盤上劃出冷光,每一次敲擊都精準得如同機械運作。
他辦公桌上的二十四寸屏幕里,龍雀大學新生數據庫如流動的星河般翻滾。
五千個姓名以矩陣形式排列,每個頭像旁跳動著實時更新的動態標簽:
「溫曉(武三)晨練遲到x3原因待查」
「周明(武二)與變種人學員肢體沖突監控已鎖定」
數據洪流中,戴云華的指尖在觸控板上劃出流暢的弧線,選中的標簽瞬間被紅色邊框標記,像電子戰場上亮起的警報燈。
他忽然停下手,食指在「周明沖突」的條目上連續點按三次。
屏幕右側立刻彈出分屏窗口,顯示出格斗場監控錄像的關鍵幀——穿藏青校服的少年正用改良后的劍招格擋對方的利爪,鞋跟在地面碾出細碎的裂痕。
戴云華瞳孔微縮,指尖輕輕叩擊桌面,發出兩短一長的節奏,如同摩斯密碼。
下一秒,辦公桌上的加密終端“叮”地彈出提示。
他指尖輕點鍵盤,一份標著「潛在隱患」的黃色簡報自動生成。
文檔頁眉處,特勤九科的朱雀徽章以動態光影形式閃爍,正文部分用三種不同顏色標注風險等級:周明改良的劍招標綠,變種人學員的基因波動標紅,沖突地點的監控盲區標黃。
簡報生成之后,通過加密信道同步發送至八大組長的智能終端,每個接收端口都伴隨著專屬的提示音,在寂靜的辦公樓里形成錯落的電子音符。
做完這些,戴云華沒有抬頭,只是從抽屜里取出一枚薄荷糖含進嘴里,喉結在冷白光線下滾動。
武備組工坊的天花板垂落著蛛網般的霓虹管線,藍紫色電弧在銹蝕的通風口間跳躍,將整面墻的報廢機甲殘骸映得明明滅滅。
驚蟄單腿跨在液壓工作臺上,嘴里叼著的扳手反射著
ar眼鏡投射的幽藍光束,三維建模圖正懸浮在護心鏡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