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屬下觀您方才施展的道術頗為神異,僅一遍咒訣便令星沉石各項基礎靈性提升些許。若多施幾遍,此石是否會更堅韌?若以此法加持煉制的法器,威能是否更大?”
面對云澈的詢問,青木提出了自己對“辰星守護之術”的看法。
“思路不錯。”
云澈頷首贊許,“施法對象不必拘泥于星沉石,亦可嘗試金鐵或其他靈材。然具體效果,尚需你自行探究。”
青木的回答令云澈頗為滿意,是個肯動腦的。
點評后,云澈從石案旁取出一枚玉簡遞給青木。
這是一次性傳功玉簡,其中記載了以通用修真文字譯注的“辰星守護之術”。
本土化后,此術被云澈更名為【星晨訣】,更契合東玄界命名風格。
“此乃我方才施展的基礎道術,名喚【星晨訣】,可強化尋常器物或生靈體魄之基礎靈性!你且拿去參悟。”
這些時日,云澈潛心鉆研,以東玄界基礎道術的施法框架,將“辰星守護之術”的精義融入其中。
咒言、法印配合神念勾勒符文,構成一個完成本土化的基礎道術【星晨訣】。
相較于奧法大陸的原版,施法過程雖稍顯繁復,但以云澈眼光觀之,已難辨異界痕跡。
當然,諸如“凡人持誦亦可微弱加持器物”等核心玄奧,云澈并未錄于玉簡。
筑基修士,或能從【星晨訣】的符文構筑中窺見些許端倪。
然構成此術的符文,并非東玄界常用道紋。
東玄界廣袤,時有新創道紋或古修遺跡道紋現世,實屬尋常。
云澈在【星晨訣】精研過七門古語,便是因修真界傳承駁雜,不通古語,縱有頂級功法在前亦如觀天書。
此已是云澈所能想到的最佳本土化之策。
青木接過玉簡,依云澈所授法門,以神念溝通玉簡。霎時,龐雜信息涌入識海。
使用后,玉簡光澤盡失,內錄信息徹底消散。
消化著腦中新增的玄奧,青木潛心修習這他接觸的第一道基礎道術【星晨訣】。
初學之時,進度頗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