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百廢待興的陽谷縣而言,這份被解放的人的力量,才是重建真正的基石!
一千名奴隸,不過萬兩白銀的代價。
此刻未曾全部釋放,正是要留作激勵,化作懸在所有奴隸眼前的希望之果。
而眼前這山呼海嘯般的狂熱,已然證明。
這步棋,走對了!
在震耳欲聾的感恩聲浪中,秦良緩緩抬手。
喧囂的人群瞬間鴉雀無聲,無數雙飽含希冀的眼睛聚焦在他身上。
“自今日起,爾等便是陽谷縣登記在冊的良民!
本官將按人頭,分撥土地于爾等耕種。
未來半年,縣衙會提供糧種、農具。
爾等只需按律向縣衙繳納定額賦稅,余下產出,盡歸己有!”
目光掃過那尚未獲得自由的九百余人,他繼續道:“其余人等,亦可得地耕種,唯賦稅稍重。
然本官承諾:凡今年耕作勤勉、成效卓著者,皆可循此例,脫去奴籍,登入良冊!”
話音甫落,數十名甲士應聲而出,將一塊塊打磨光滑、銘刻著數字編號的木牒牌分發至每個人手中。
牒牌上的數字,對應著城外那片已被規劃好的、等待開墾的廣袤土地。
這些土地,產權仍牢牢握在縣衙手中,只是以租佃形式授予他們。
秦良巧妙設置了階梯式賦稅——良民稅輕,奴隸稅重。
這鮮明的差距,便是懸在所有奴隸眼前、驅使他們奮力向前的最大動力!
效果立竿見影!
九百多名奴隸緊握著手中的木牒牌,激動得渾身顫抖,眼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那是屬于土地、屬于希望、屬于未來的光芒!
而那五位新晉良民,更是恍如夢中,他們從未敢想,竟能在有生之年擺脫枷鎖,更獲得賴以生存的立身之本!
這一切,遠超他們最狂野的夢境!
奴隸這邊的事情完成,接下來無疑就是轟轟烈烈的建設計劃了。
而且在這種熱情的氛圍之下,秦良的政策很快一條條地執行了起來。
秦良的建設可不會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縣牧一樣。
他是參考了前世的記憶,進行了規劃以及統籌。
相比于其他領地的散亂,整個陽谷縣所在都是極為規整的,道路橫平豎直,功能區劃分明晰。
同時,他還建立的大量廁所,以及勒令所有人必須到廁所之中解決大小便,讓整個陽谷縣整潔了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