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仔與雛雞對溫度的要求都比較高。這一層是整個地堡溫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律恒解釋道,“養(yǎng)殖區(qū)分了兩半,你想先看哪里?”
“一邊養(yǎng)豬一邊養(yǎng)雞?”聞柏舟脫了羽絨服,想了想才說,“先看豬圈吧。”
律恒就帶著他往較遠的那一處去了。
那豬圈里養(yǎng)殖地既不是常見的大白豬,也不是本土的小黑豬,更不是聞柏舟見過的小花豬。
它們特別瘦,瘦得都有些不像豬了。背部有著野豬一樣的針毛,兩側與腹部卻沒有。吻部非常突出,可整體體型卻只有大型犬那么大點。
聞柏舟甚至懷疑,它們還沒有他見過的大胖狗重。
“這是……還沒長大?”
“已經長大了。”律恒說,“這些豬長得也很慢,所以地堡的肉才會限量供應。”
一個月只有一兩次,還只有肉沫,這何止是限量?聞柏舟想著,又問他:“雞呢?”
“和豬的情況差不多。”律恒說,“可能是因為環(huán)境,出蛋率也不高。”
聞柏舟了然地點點頭。
這個地堡看起來已經恢復得很好,但他們的物資上限與下限都非常的驚人。高科技支撐著的,是一個處處都受著掣肘的人類堡壘。
兩人又看過雞舍,律恒又將負責養(yǎng)殖區(qū)域的研究員叫來聊了聊。聞柏舟下意識摸了摸手機,摸了個空才想起來手機放在了資料室里。
他只能用力記下研究員說的種種養(yǎng)殖困境,有些聽得迷糊的,就讓對方多講一講。
三人深聊過一番,律恒才帶著聞柏舟告了辭。
電梯刷了指紋關閉。聞柏舟看著不斷往下跳的數字,認真說:“我會想辦法的。至少……得給你們弄幾頭成年能長幾百斤的大白豬。”
律恒垂眸看著他:“好。”
離了電梯,就又回到了三樓。
在去學校之前,聞柏舟先找學校的老師們要了紙筆,趁著記憶還算清晰,飛速地連寫帶畫的記錄下了之前養(yǎng)殖區(qū)研究員的問題。
然后他小心地將紙疊好,放進貼身的衣兜,才問律恒:“學校在哪里呀?”
“就從這一層開始。你想從哪里開始看?”律恒問他,“我們的學制和你們應該差不多。啟蒙時期,對應過去的幼稚園。小學時期是九年制。到了十五歲,我們就要開始職業(yè)教育。”
聞柏舟想著楊旗的話,沉吟半晌才說:“看小學吧,高年級的。有哪個班比較合適嗎?”
“好。”律恒說著,轉身進了教師辦公室。
地堡里孩子很少,每個年級都只有一個班。一整個小學時期的老師,也就只占用了一個辦公室。
他們早就得到了楊旗的囑托,知道近期會有一位貴客來聽課。此時見了律恒,倒也不意外。
律恒提了要求,就有一個老師開口道:“我們下節(jié)課就是安排的自由討論課。律隊可以帶人過來旁聽。”
“有勞了。”律恒簡單了解了一下課程內容,就離開辦公室去找聞柏舟。
學校里的午間休息時間很短,兩人沒等多久,就聽見了上課的鬧鈴聲。那位年輕的老師領著他們往樓上的教室走去。
地下二樓的幾個教室并排著,他們并沒有使用以前常見的大玻璃窗,而是在外墻那一面裝了幾面天空模擬燈。
孩子們安安靜靜地等著老師。兩人從后門進去,悄然在最后一排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