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快馬加鞭,如疾風驟雨般疾馳而去。他們的身影在官道上掀起一陣塵土飛揚,仿佛與日頭賽跑一般。
經過五十余里的長途跋涉,二人終于在一處官道上發現了那北茅山派的人。然而,齊一并沒有像憤怒中那樣直接沖上前去救人,而是勒住韁繩,讓馬匹稍稍放慢速度。
他遠遠地觀察著前方的情況,只見十來丈遠的地方,有七八個騎著馬的北茅山派道士正押送著秦本允緩緩前行。
此刻秦本允的雙手被繩索緊緊捆綁著,失去了自由,后背上還貼著一張黃色的符咒,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控制著,跟在馬兒后面艱難地行走。
這群北茅山派的道士共有八人,他們身著統一的法衣,顯得頗為整齊。走在最前面的是兩匹高大的駿馬,上面端坐著兩個年逾古稀的褐衣老道士。
其中一人,齊一一眼便認出,正是北茅山派的四長老勞思升。
對于勞思升,齊一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他曾經與師父壽光長老在八厄山上與這個老道士有過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那場戰斗至今仍歷歷在目,令齊一心有余悸。
而另一名肥胖的老道士,齊一卻并不認識。不過,從他那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威嚴氣勢來看,其地位恐怕比勞思升還要高上一籌。
在這兩個老道士的身后,緊跟著兩個年逾五旬的藍衣中年道士,他們應該是茅山派中“繼”字輩的弟子。
再往后看,是四個緊緊跟隨的年輕青衣道士,這些人想必就是和秦本允同輩的本字輩弟子了。
而此時此刻,這四個年輕道士中的一人,正用繩子牽著秦本允。眼看著這八人騎大馬,秦本允卻一路步行了這么遠,齊一慢慢的握緊了拳頭。
白玉兒見到了這一幕后,心中焦急萬分,她對齊一說道:“齊大哥,秦大哥就在前面,咱們是不是應該趕緊上前去救他呢?”
然而,齊一卻只是搖了搖頭,面色冷峻地回答道:“別急,現在還不是時候。”
白玉兒雖然心中甚是著急,但也知道齊一做事向來謹慎,于是便不再吭聲,只是緊緊地跟在他們身后。
就在這時,前方不遠處的大路旁邊,有一片楓樹林映入了眾人的眼簾。
當這群人走到這片楓樹林附近時,走在最前面的勞思升突然與那肥胖老道低聲交談了幾句。
隨后,勞思升猛地抬起手臂一揮,大聲喊道:“停!就在這樹林里把事情辦了!”
一聽這話,齊一心中猛地一緊,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他不知道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但直覺告訴他,這件事恐怕不會那么簡單。
此時,前方的兩個褐衣老道士已經快步走進了樹林,而后面的幾個道士見狀,也紛紛下馬,牽著秦本允一同走進了那片楓樹林。
眼看著北茅山派的道士們突然下馬,將秦本允帶進了隱蔽的樹林,齊一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