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孔圣,拜先生,辦理入學,只是再走一次流程,楊峰已經不陌生了。
韓莊先生似乎是師父的童年好友,這個從他們的聊天方式和熟悉程度感覺到的,事實上也很快在他們兩人后續的聊天中得到證實。
韓莊親自帶他們辦完入學有流程,并且把楊峰安排在了他自己帶的外院學舍當中,書院分外院、內院、上院,有點像小學、中學、大學的層次之分。
外院都是教啟蒙和基礎教育為主,這里對年齡不大看重,有的人十幾歲已經讀至上院,有的人二十多了才進外院,而韓莊自己管的是丁舍,類似學校里的分班,分了甲乙丙丁等學舍,韓莊相當于丁舍的班主任,不同的先生有不同的擅長,先生之間還會相互幫忙講課。
和王氏學堂相比,白鹿書院這里除了規模要大得多,依山而建,在這里讀書的學生也不一樣。
能在外院讀書的學童,家里多少都有點家底,衣著要光鮮得多,人看起來也白白凈凈的,比王氏學堂里的學童要高幾個檔次。
有的學童身上的布料一眼就能看出非同一般,一看就是權貴子弟。
觀察了一圈,楊峰發現就屬他和羅思思穿得最差,是最便宜的粗布布衣。
窮苦人家的孩子,蒙學一般不會來白鹿書院,都是就近找個便宜的私塾入讀即可,所以在外院的學童里,家境差和楊峰一樣差的學生少。
由于白鹿書院有很多外地過來求學的學生,書院里有校舍和食堂,外院讀書的多是本地生源,很多人的家離書院不遠,早晚的食宿多是在家里,午飯才在書院的食堂里應付一下。
“丁棟梁,你帶他們兩個去食堂用膳。”
講完上午的課后,韓莊指了一名約有九歲的學童,讓他帶楊峰和羅思思去食堂。
“是,先生……來,跟我走!”
比楊峰要高出半個頭的丁棟梁,帶著他們往屋外走去。
“其他人不去學堂嗎?”
楊峰好奇的問了下,如果按照前世的學校,一到飯點,所有學生都將對食堂發起沖鋒,生怕慢了幾秒就沒飯吃一樣。
“他們嫌食堂的飯難吃,所以都不去食堂吃,等他們家里的下人送飯過來!”
丁棟梁回答道。
“你家里沒有下人給你送飯嗎?”
羅思思好奇的問。
“我爹是木匠,哪請得起下人,我家要是請得起下人,肯定也不吃食堂的飯了。”
“哦,思思,我們走!”
楊峰跟著丁棟梁來到了書院南面的食堂,只見這一排房子都是,很人過來食堂吃飯,十幾歲二、三十歲的人都有,年紀小的就不多了。
楊峰一試就知,食堂的東西確實不怎么好吃,但也還好,可能是那些富家子弟吃不慣,所以才覺得難吃吧。
“你家住在哪里?”
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丁棟梁問。
“那里叫什么來著?好像是西六街……嗯,對,西六街二十七,宋宅。”楊峰想了一下。
“啊?你住在西六街?”
丁棟梁有點不敢相信,他家也在達州城西,他對城西這一塊也熟悉,但他萬萬想不到這個穿得比他還窮的男孩,居然住在西六街,因為他知道那里的宅子有點貴,有錢的商人或是有頗有家底的人才能住得起。
“不對,你姓楊,住宋宅?”丁棟梁又發現了另一個不尋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