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劍心里有數,劍道也是人間道嘛,長離劍這名字就透著股人間煙火氣,它懂他。神兵認主,以后就是莫問劍的小伙伴了。有了長離劍相助,莫問劍的名聲更響了,玄門里誰不知道他這一劍孤寒?他都快成劍隱門下一任帝君了。但莫問劍心里還有事兒,他得找他姐姐,還得去仙魔島報仇。
可世事難料啊,他按照薄涼子的指引找到昆侖祝春華的住處,結果人去樓空,祝春華已經不在了,他姐姐也失蹤了。莫問劍急啊,他到處找姐姐,可怎么找也找不到。最后他一咬牙,決定先報仇。
他一人一劍闖仙魔島,殺到了總壇大殿。那幫獄中的人看他厲害,還特地叫了鬼王游魂來跟他打。結果一問才知道,他父母的仇還有隱情。這下子,莫問劍可頭疼了……
在那幽深的夜色下,鬼王獨步于蒼茫大地,心中唯有對那傳說中的神兵無盡的渴望。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人開玩笑,當他匆匆趕至府邸之時,卻已遲了幾日。府邸內,一片狼藉,血痕斑斑,顯然已有人捷足先登。更令人震驚的是,那人竟以鬼王之貌,行兇嫁禍,不僅收徒未遂,更將無辜之人卷入這場血腥的漩渦。
鬼王目光如炬,一眼便認出了那熟悉的身影,正欲上前質問,卻見他帶著一個年約十歲的少女匆匆離去。少女眼中滿是驚恐與無助,與鬼王那冷酷無情的面容形成了鮮明對比。鬼王心中疑惑更甚,他深知自己并未涉足此地,更未有過任何收徒之念,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陰謀?
鬼王怒火中燒,身形一閃,便已攔在那人面前。兩人對視一眼,無需多言,便已劍拔弩張。那人手段狠辣,招式間透露出濃郁的鬼道氣息,卻又巧妙地避開了鬼王的本門絕學,顯然是有意為之。鬼王見狀,更是確信此人必有所圖,當即祭出本命神兵——招魂幡,布下重重鬼陣,欲以幽冥之力逼其現形。
然而,那人似是看穿了鬼王的意圖,一見招魂幡出,便知難以久戰,當即舍棄少女,抽身遁走。鬼王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本想乘勝追擊,但目光落在昏迷不醒的少女身上時,卻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少女臉色蒼白,眉宇間隱隱透出一絲綠光,那是鎖魂咒的痕跡。鬼王心中一凜,暗道此女來歷不凡,定有蹊蹺。
一番探查之下,鬼王驚訝地發現,這少女竟毫無修為可言,與普通人無異。待她醒來后,一問之下更是令鬼王大跌眼鏡。原來這少女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其父母剛剛慘遭毒手,而兇手正是那假扮鬼王之人。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一切的禍端竟是由她親弟弟引來的。
鬼王心中疑惑重重,是什么樣的體質竟能引來如此高手的覬覦?他仔細打量少女,卻發現她體內除了一個本相靈魂外,竟還隱藏著一具尚未成形的人形靈體。那靈體雖模糊不清,也毫無生機可言,但其存在卻是不容置疑的。鬼王心中大喜過望,他深知這等體質若能加以培養,必將是他鬼道一脈的絕佳傳人。
于是,鬼王心生一計。他先是隱瞞了有人假扮他行兇一事,然后以她弟弟的性命為要挾,逼迫少女與自己同行去騙取那傳說中的三盞爐。他料定凌煙閣若知此事定不會善罷甘休,屆時便可令少女自絕于正道之外。待時機成熟再施以手段攻心為上,一個年僅十歲的少女自然難以抵擋他的誘惑與威脅。
鬼王的計劃看似天衣無縫卻也暗藏風險。他深知此行兇險異常不僅要面對正道高手的追殺還要時刻提防那神秘人的再次出手。但他更清楚的是一旦成功他不僅能夠收得一名天賦異稟的弟子還能借此機會壯大寒門的勢力讓正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鬼王即將得手之際意外卻發生了。少女因距離過遠又有凌煙閣高手以命相搏導致鬼王不得不暫時撤退。回到寒門后鬼王得知少女已被帶回凌煙閣心中雖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他深知以祝春華的修為一眼便能看出少女的非凡之處自己再想圖謀已是不可能之事。
鬼王雖然未能如愿以償但心中卻也并無遺憾。他深知修行之路本就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能夠遇到如此奇才已是天大的機緣。他相信只要假以時日那少女必將在修真界掀起一番風浪而他鬼王也將因她的存在而名揚四海。
至于那假扮他行兇之人鬼王雖然不知其具體身份但也從交手過程中察覺到了些許線索。他斷定此人必定是正道中人否則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地隱瞞身份?他相信總有一天他會揭開這個謎團為那無辜的少女討回公道。
而這一切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誰?他又有著怎樣的目的?這一切的一切都將在未來的日子里逐漸浮出水面成為修真界中一段傳奇的佳話。
只是為何這位神秘人物,即便身懷邪道與鬼道雙重修為,卻選擇隱藏其強大的本門功法,反而以相對低微的鬼道之術示人?這背后,或許隱藏著他對自身修為的深刻認知與謹慎考量。在修行界,暴露過多的實力往往意味著將自己置于風口浪尖之上,成為眾矢之的。而此人之所以如此行事,或許正是為了避開不必要的麻煩,亦或是為了某種更為深遠的布局。再者,他雖以鬼道著稱,卻不顧及與他情深意重的姐姐海內雙魂的安危,執意搶奪莫問劍并逼迫其拜師,此舉的確令人費解。但若我們深入思考,或許能發現,這背后隱藏著他對莫問劍獨特價值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希望通過這一手段,實現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后面更精彩!
接下來,正邪兩道之法雖有相互印證之處,但若無機緣或是無有對應,兩者之間的沖突便難以避免。天鬼王與人交手時,那假扮者幽冥鬼道所展現出的滯礙,無疑揭示了其本門功法與鬼道之間的某種微妙關系。或許,他的本門功法與鬼道之間存在著某種天然的相克,導致他不得不分出大半修為來暗中壓制這股沖突。這既是他修為看似不甚高強的原因之一,也為我們揭示了他身份的另一重可能——正道中人。因為,在正道中,修行者往往更加注重內心的純凈與和諧,對于可能引發沖突的力量,他們通常會采取更為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