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看起來有點冷淡,帶著一股子怨氣。想想也不奇怪,風塵是風家的后代,雖有先天之靈,卻攤上了絕脈之體。從小就不開心,三年前又遭遇了一場大災難,苦上加苦。雖然熬過了這一切,但進了玄門后,發現自己的生活都被別人安排好了,而且還是當著自己的面安排的。這種所謂的為他考慮,其實只是別人自己的想法,根本沒問他愿不愿意。
在場的人,除了古元大師,其他人如雷功、姬瑤和白鷺仙子,都是風塵的親人,還曾救過他的命。但再大的恩情也不能隨便決定別人的命運,何況風塵還背著一身的血債,他有自己的路要走。古元大師眼神深邃,看著風塵,好久沒說話。
大家都不說話,雷功眼神亮了起來,但也沒說什么,他在等風塵接下來的話,也在等古元大師的回應。古元大師臉上的輕紗微微顫動,好像有點笑意,眼神也變得柔和:“風塵,你爹風萬霖的兒子,果然有點脾氣。”風塵沒回應,繼續問:“如果我不去瑤池,前輩還會不會答應雷伯伯提出的三個條件?”“會。”古元大師點頭:“我早就說過,你是你,他是他,不能混為一談。”
聽完這話,風塵的眼神變得清澈,沒了怨氣。他像是放棄了什么,看了看姬瑤仙子,然后上前施禮:“姬瑤阿姨,我風塵今天就先走了,以后有機會再報答您的恩情。”他又對雷功說:“雷伯伯,我知道你一直為我好,我心里感激不盡。至于恩情,我這輩子可能都還不上。但如果以后有機會,只要雷伯伯有需要,或者霹靂堂有任何事,我風塵一定會全力以赴,絕不退縮。現在,我就先走了。”
風塵說完,對雷功施了一禮,又向白鷺仙子點了點頭,然后轉身就走,利落得很,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就算古元大師,他也沒再看一眼,更沒表現出在乎的樣子。
這樣的變化,誰都沒想到。姬瑤仙子還以為風塵這次出門會有大機緣,卻沒想到他性格這么剛烈,寧愿放棄機會,也不愿意欠別人人情。這樣的性格,修行上可能是好事,心態堅定,不被外界所動搖。但在處事上,可能就會吃些虧,不愿變通,也就錯過了很多機會。
但世事就是這樣,有舍有得,平衡得很。風塵的選擇也未必是壞事,未來的路誰能看清楚呢?所以,姬瑤仙子沒說什么,只是在心里嘆了口氣,覺得有些可惜。而雷功則明白了風塵的意思,他不想成為風的負擔。雖然古元大師說得很明白,風塵進不進瑤池,那三個條件都不會變。但事情總會有變通,也有道理可講。你的條件只是你說的,別人答應是別人的事,我風塵沒答應,也不欠你什么。所以,未來的路沒人情牽絆,即使雷功想還那三個條件,風塵不愿意,別人也不能強迫。這樣,雷功也得到了一些自由,至少不會被風塵的事牽絆。至于雷功自己想保護風塵,那是他的事,但跟古元大師的條件有點出入。只保其命,不涉其事。
這也是風塵能接受的范圍。他認為,自己雖然年輕,但已經踏入玄門。未來雖然有坎坷,但不經歷風雨怎么成長?沒經歷過生死邊緣,怎么有大覺悟?修行就是這樣,別人說得再多也只是經驗,只有自己經歷,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諦。
想想看,導師引進門,修行靠個人,這個道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世界各地的知名導師那么多,但真正能脫穎而出,成為頂尖高手的弟子卻寥寥無幾。說到底,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游刃有余,后浪不能依賴前浪的推動,而是要勇敢地逆流而上。雖然這只是一句口頭禪,但真正的成就還是要靠不懈的努力。這個道理雖然顯而易見,但真正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大多數人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弟子們遭受挫折。然而,天才雖多,但能登頂的人卻寥寥無幾。原因很簡單,他們缺乏真正的磨礪,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考驗,所以一遇到難題,他們就無法承受,只能黯然離場。
雷功看著風塵的背影,不禁想起了老友。當年他也是這樣一個少年,年紀輕輕,性格倔強,寧愿吃苦也不愿受規矩束縛,不愿被世俗牽絆。就是這種性格,后來成就了一位驚世駭俗的絕世天才。風萬霖在十八歲那年離家出走,經過六十年的歲月,當初那個狂傲的少年竟然在玄門中嶄露頭角,無論是正道還是邪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帶領著風家一個小小的玄門,一躍成為北疆之首,鎮守大漠的同時,也震懾著整個玄門。如果不是風萬霖,風沙堡早已成為大帝宗門,又怎會在被人算計時,仍然處于九耀仙門之間。
想起老友,雷功又想起了自己。他同樣一身孤傲,經過四百年的磨礪,才成就了今天的名頭。在前兩百年里,他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成就,只有一個狂傲的性格,因此吃了不少虧。直到他遇到了風萬霖,兩人才彼此投緣,相互學習。雷功創立了自己的絕學雪落蒼穹,九天神雷訣也因此大成。他的霹靂堂一脈也因此威震天下,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玄門中流,而是成為了能與九耀仙門抗衡的存在。他本人也擁有了大帝之姿,但與風萬霖一樣,他并不愿意成為帝尊。
本小章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容!
想到這里,雷功又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了自己目前的處境,霹靂堂的弟子們都在期待他傷勢的恢復,雷鳴山一脈的無數生靈也在等待他回歸。春秋大帝一身承擔,而瑤池的條件又是如此苛刻。風塵的選擇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換作風萬霖面對這樣的局面,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雷功想了又想,直到風塵已經邁步出門,他也沒能想出答案。因為在雷功看來,風萬霖不會面對這樣的局面。哪怕是三年前那樣的絕境,九幽冥帝真身出陣,其上古之名也被風萬霖搗碎了真身,只能憑借通天箓逃出殘魂。那九幽之能尚且如此,更何況雷鳴山時所謂的動亂。雖然風萬霖當初也隕落了,但那時的局面,雷功自信換成玄門中任何一人,哪怕是蒼云大帝親自出手,也不會比風萬霖做得更好。畢竟那九幽可是上古而來,傳說更是由上古五帝將其封鎮。這悠遠的歷史下,其真身雖有消弭,但也不是后輩者輕易能夠觸碰的。
所以,雷功的遭遇,如果換作風萬霖,他一定會一馬當先,萬夫莫敵。即便是莫問劍真心出手,再加上妖王等后來之人,也休想在風萬霖手中帶走雷鳴山任何一物。所以雷功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出眼下的局面,風萬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但,雷功與風萬霖生死之交,兩人的性格彼此了解。因此,雷功也多少琢磨出一絲老友的選擇。就眼下來看,退一萬步講,倘若風萬霖真的面對此刻的抉擇,他會是好言勸說風塵留下,還是坦然面對他的選擇,又或者跟他一道而去,不受古元大師條件的裹挾,再或者,聽完古元大師那番大劫無量大道無常的感悟,跟他一樣選擇束縛著風塵。
到最后,雷功搖了搖頭,這些選擇都不在風萬霖的范疇。以風萬霖的行事風格,先不說能否會有其他辦法,就是入瑤池療傷,他也不會顧忌古元,更不會把難題推給姬瑤,同樣也不會把籌碼壓在風塵的身上。如此所謂的條件也就不會成立,他只會強行而入,或與古元交換,其條件本身也就不在聽人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