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的高中倒閉了。
哥哥沒有地方上學了,媽媽決定帶他去隔壁一個比較發達的城里上學,暫且叫它a城。
江隨面對一個選擇,要么和爸爸一起留在鎮子里,要么轉學跟媽媽去a城。
江隨去了a城。
a城很大,為了搞定兄弟兩個小孩的上學問題,媽媽費了很多工夫。
他們住進了一個非常逼仄的小房子里,還是租的,整個房子也不過十平米。
六歲的江隨第一次來到城里繼續上二年級。
江隨第一次開始理解‘自卑’這個詞。
小鎮的學習進度慢,他學的堪堪好,來到這里,他就是墊底,沒有人愿意和成績差的小朋友玩,更何況江隨連普通話都不會講,一開口就是農村老家的方言,很多人都會嘲笑他,他漸漸的不敢說話,不敢抬頭。
此時的江隨已經不記得‘傾訴’這個詞了,他把所有的粘稠的悲傷藏在心里,在學校里默默無聞,在家里繼續假扮活潑開朗的孩子。
江隨默默的努力著。
后來他的成績上來了,他會說普通話了,可那骨子里的自卑浸染著他,讓他越陷越深,他太窮了,沒有好看的筆,沒有五顏六色的衣服,沒有足夠他記足私欲的零花錢,一方面自卑感讓他害怕交朋友,另一方面,書本總是會告訴他人不應該因為自已的家庭而感到羞恥,這是不對的。
江隨知道這是不對的,可沒有人教他如何與自已和解,他陷入無限的困頓和焦慮中,把自已埋進土里,直到爛掉。
來到a城后,雖然有爸爸打錢,但是高額的花銷還是逼的媽媽開始找工作,媽媽讓了商場的銷售,隔一段時間就要去b城進貨。
江隨知道家里的情況,但他不想被一個人丟在家里,他害怕空蕩蕩的小屋子,害怕黑暗里突然出現的小動靜,害怕沒有媽媽陪的夜晚。
可他是一個乖孩子,他必須要聽話懂事,他必須要理解父母的艱辛。
江隨又想哭了,但他忍著,他一夜沒有睡著,第二天早上太困了,沒有注意班長撞過來,一大杯熱水倒在自已胳膊上,玻璃杯碎了一地,江隨哭了,
那一刻江隨第一時間想的不是胳膊燙的疼不疼,而是那個杯子要不要自已賠。
后來江隨發現了,其實也沒有人在意自已疼不疼,有的人看樂子,有的人心疼杯子,還有的人仗勢欺人破口大罵。
媽媽下午回來的時侯賠了杯子,一百多塊錢,很貴,媽媽沒有罵他,也沒有關心過他的感受,交完錢就走了。
這件事江隨記了很久,因為江隨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如他所愿的在意他,人都是會以自我為中心的,但江隨要記住,他要記住那個委屈的男孩,記住他的不安,等到以后的某一天,抱抱那個男孩這不是你的錯。
后來江隨考上了初中,他成績一般,也不愛說話,班里沒有什么朋友,只有一個熱情的舍友李徐會經常帶著他去吃飯。
青春期的男孩血氣方剛,他們學校又不怎么樣,所以很多男生都迷上了混社會,在班級里拉幫結派。
巧的是,江隨的一個舍友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脾氣很暴躁,江隨性格冷淡,拒絕了他加入他們幫派的邀請,便終日對江隨陰陽怪氣,有次鬧大了,兩人直接打了起來。
別看江隨人瘦,但他力氣可不小,幾個回合就把人按住了,他不想鬧事,因為他怕賠錢,很快就把人放開,可舍友面子上過不去,隔天帶了幾個小弟把江隨從宿舍拖到了公用廁所,狠揍了一頓。
江隨太疼了,他甚至沒有力氣站起來回到宿舍,在廁所隔間躺了一夜。
其實后半夜的時侯好了很多,但江隨不知道自已是什么心理,他自暴自棄的躲在里面沒有出來,甚至第二天都沒有去上課。
可悲的是,真的沒有人在意他,沒有人找他,沒有人問他,下午去上課的時侯發現甚至沒有老師知道他沒有去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