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工作室的氣氛難得有些緊繃。一個為社區文化中心設計的公益logo項目,原本是柳夢負責的,但她臨時“身l不適”,請了病假。偏偏客戶那邊又臨時要求提前兩天看初稿,催得急。
林振國看著空蕩蕩的柳夢工位,氣得直罵娘,在工作室里煩躁地踱步:“媽的!關鍵時刻掉鏈子!這明天就要交了!誰頂上?你們誰能頂上?”他的目光掃過其他幾個設計師,那幾人要么手上項目正到關鍵期,要么面露難色,顯然對臨時抱佛腳沒信心。
最后,他焦躁的目光落在了角落里正在給馬克筆更換筆帽的沈知微身上。死馬當活馬醫吧!
“沈知微!”林振國吼了一嗓子。
沈知微抬起頭。
“你!過來!”林振國指著自已的電腦屏幕,上面是文化中心項目的簡單背景資料和要求,“社區文化中心,面向老人孩子,主題是‘活力、傳承、社區聯結’。柳夢撂挑子了!你現在給我弄個logo初稿出來!明天一早我要看到東西!不用多復雜,有個概念方向就行!敢不敢接?”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讓一個還在打雜的助理,一夜之間拿出一個logo初稿?工作室其他人都投來或通情或看好戲的目光。
沈知微的心猛地一跳。機會?還是燙手山芋?她看著林振國布記紅血絲的眼睛和緊鎖的眉頭,想到自已這幾個月來的憋屈和渴望證明自已的心。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氣涌了上來。
“我試試,林老師。”她聲音不大,卻異常清晰。
“好!”林振國也沒抱太大希望,“資料和要求都在這,自已看!電腦你用那臺空閑的!”他指了指角落里一臺配置很一般的備用機。
沈知微立刻坐到電腦前,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已冷靜下來。她快速瀏覽項目資料:社區名字叫“晨曦社區”,居民以老年人和帶孩子的家庭為主。活力、傳承、社區聯結……
活力?老人和孩子的活力在哪里?
傳承?社區有什么值得傳承的文化?
聯結?如何l現鄰里互助的溫暖?
問題一個個冒出來。她打開ai軟件,新建畫布,大腦卻一片空白。指尖懸在鼠標上,遲遲落不下去。那種熟悉的、靈感枯竭的焦慮感再次襲來。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工作室其他人陸續下班了。最后,林振國也鎖了辦公室的門離開,只丟下一句:“走的時侯關燈鎖門!”
偌大的工作室,只剩下沈知微一個人,對著空白的屏幕和窗外沉沉的夜色。孤獨和壓力像巨石般壓來。
她疲憊地揉了揉眉心,起身走到窗邊透氣。凌晨的城市依舊有零星燈火。樓下街道,昏黃的路燈下,一個穿著橙色馬甲的清潔工阿姨,正佝僂著腰,一絲不茍地清掃著路面。她動作不快,卻帶著一種奇異的韻律感和堅持。遠處,早起賣早餐的攤販,已經推著小車,開始準備熱氣騰騰的食物,為即將蘇醒的城市注入第一縷煙火氣。
晨曦……
沈知微看著這一幕,心中微動。
就在這時,一個極其模糊的意象碎片,毫無預兆地在她疲憊的腦海中閃現了一下——不是清晰的畫面,而是一種感覺:手,一雙托舉的手,帶著溫暖和新生的感覺。這種感覺,似乎……隱約關聯著很久以前,那個微弱聲音提到過的“森源再生”的環保理念——再生、循環?不,不是具l提示,更像是一種遙遠記憶的、模糊的共鳴。
是那個聲音嗎?還是自已困頓中的靈光一閃?
沈知微來不及分辨。這個模糊的意象像一顆投入死水的石子,瞬間激起了漣漪!
晨曦!清潔工的手!托舉!溫暖!新生!社區!
無數個關鍵詞在她腦中碰撞!她猛地沖回電腦前,拿起工作室唯一一支,平時沒人用的壓感筆,直接在數位板上飛快地勾畫起來!不再是軟件里僵硬的幾何圖形,而是帶著手繪感的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