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為父一五一十,從頭道來!不許有半句虛言!”
李琪抬起頭,他揉了揉眉心。
“父親息怒。兒子也沒想到事情會發(fā)展到這一步啊。”
他嘆了口氣。
“今夜入宮,本是依計去求皇后娘娘的。誰知……楊憲那廝竟也在場,且咄咄逼人,陛下更是……更是問出了‘大明的天是不是姓李’這等誅心之言!”
李善長瞳孔猛地一縮!
饒是他早有心理準(zhǔn)備,親耳聽到這句足以讓整個韓國公府灰飛煙滅的質(zhì)問,還是讓他遍體生寒!
“兒子當(dāng)時嚇得魂飛魄散,只能硬著頭皮,使盡了渾身解數(shù)……”
李琪將如何哭嚎、如何攀咬楊憲、如何拋出“檢校出身”的誅心之言、又如何被朱元璋逼問朝局、最后無奈拋出錦衣衛(wèi)之策以求自保的過程,半真半假、有所保留地敘述了一遍。
重點(diǎn)突出了自己的走投無路和急中生智。
沒辦法啊,他總不能給李善長說自己是穿越而來的吧。
“最后,兒子實(shí)在被逼無奈,才將設(shè)立錦衣衛(wèi)之事,推說是父親您深思熟慮后的建言。陛下聽后龍顏大悅,這才召父親入宮。”
“此番兒子已做了鋪墊,將父親塑造成一個憂心國事、深明大義、甘愿自削權(quán)柄以固皇權(quán)的忠臣形象。”
“接下來,父親只需再順勢演一出急流勇退的戲碼,以年老體衰、精力不濟(jì)為由,主動請求致仕或退居二線……恐怕……就能全身而退,遠(yuǎn)離這朝堂漩渦的中心了。”
李琪說完,微微松了口氣。
在他看來,這已經(jīng)是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局面。
然而,李善長聽完這驚心動魄的敘述,臉上的困惑和好奇非但沒有消散,反而皺緊了眉頭,眼中閃爍著老謀深算的精光。
“琪兒,你想得……太簡單了!”
李善長緩緩搖頭。
“你以為,為父退了,這事就完了?李家就真的安全了?”
他踱到李琪面前,目光銳利如刀。
“你錯了!大錯特錯!陛下是何等人物?他豈會看不透你這點(diǎn)小伎倆?”
“他今日能因錦衣衛(wèi)之策和對付文人的毒計而欣賞你,明日就能因你這份急智和狠辣而對你生出百倍的忌憚!”
“為父若退了,李家這棵大樹,看似傾頹,實(shí)則陛下所有的目光,所有的猜忌,所有的試探,都會集中到你一個人的身上!”
李善長一字一句,如同重錘敲在李琪心上。
“你以為陛下那句‘李善長生了個好兒子’是真心夸獎?那是試探!是警告!是把你架在火上烤!今日之后,你李琪的名字,已經(jīng)入了陛下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