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戡接到周主任電話的時候,剛往嘴里灌了大半杯咖啡,他這幾天睡眠時間從不超過四個小時。他按接聽鍵的時候遲疑了一下,但周主任主動聯系他并不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自從他知道周主任是譚幼瑾的母親之后,就莫名覺得會有這么一天。
他沒等周主任自報家門,就主動稱呼她為周老師。
周主任倒有點兒意外,她還以為這寄件人的手機號是譚幼瑾的另一個號碼,沒想到真是于戡。但她還是不太相信禮物是于戡送的,繼續試探道:“謝謝你送我的禮物,鋼筆的玫瑰金筆尖很漂亮。”她故意說錯了一個細節,如果禮物不是于戡親自選的,他很難注意到這里面的問題。
“但我送您的鋼筆應該是白金筆尖。”
周主任幾乎要相信這禮物真是于戡送的了,她做恍然狀:“是白金筆尖,我明明心里想的就是這個,到嘴邊不知怎么就說錯了。”如果禮物真是于戡送的,周主任倒有點相信于戡想要發展長期關系,只是隨便談談只會刻意躲著她,哪會特意送她禮物?可如果禮物真是于戡送的,那么譚幼瑾為什么會拒絕她吃飯的邀請?如果女兒真把于戡納入了長期規劃并發自內心地覺得他好,難道不應該希望于戡和她見面破除她的偏見嗎?除非于戡有別的問題。
因為確認了禮物是于戡送的,周主任馬上決定這禮物不能收。她既不把他當作未來女婿的合適人選,當然不能收他這么貴的禮物。周主任沒在電話里提要退禮物,反而直接向于戡發出了吃飯的邀請。
出乎周主任的意料,于戡答應得很爽快,主動提出這頓飯他來請。周主任覺得蹊蹺,于戡想要和她見面,反而是譚幼瑾在拒絕。她此前一向覺得譚幼瑾把這段感情看得很要緊,是于戡不做長遠打算。
于戡晚上和譚幼瑾通話的時候,特意提到了這事:“這周日,我請你母親吃飯,你覺得哪家館子比較好?”
“其實你沒必要做到這步。這是咱們兩個人的事,
◎見面◎
周主任追到節目最后一集,
發現女兒之前確實沒騙她,節目開始時,譚幼瑾是單身,節目結束時,
依然是。他們確實沒因節目在一起。譚幼瑾因為拒絕于戡還引發了一些追求公平的人士對她的不滿。公平派觀眾懷著樸素的價值觀認為,
一分耕耘就該一分收獲,
感情也應如此,因于戡的癡心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有人在彈幕上質問譚幼瑾:你這個人難道沒有心嗎?既然一臉對戀愛不感興趣,
為什么要來上戀綜?
微表情派則通過各種面部表情分析為譚幼瑾辯護,此派認為譚幼瑾早已芳心暗許,
只是面硬心軟。因為譚幼瑾現在和于戡在一起了,周主任仔細閱讀了這一派的分析,
越看分析越相信兩人在節目里已經彼此有情。周主任把于戡和女兒在節目里的cut看了兩遍,倒沒發現于戡有什么她無法忍受的缺陷。
和周主任見面這天,
譚幼瑾發現于戡氣質和之前不大一樣,
他今天這打扮氣質讓人勉強相信他每天會按時上下班,
之前他給她的感覺是他這輩子都不會坐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