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陸敏茹這事鬧的,蕭凝回到尚書令府已經稍稍有些晚了,午膳時間,一大家子都未動筷,只是為了等蕭凝。
即使這樣,也無一人斥責蕭凝,主母孫氏更是在看見蕭凝后,滿臉關切問她有沒有受委屈。
蕭凝再一次被偏愛包圍,心里忍不住輕顫了一下,但蕭凝明確的知道,這種情緒她不該有。
強行壓住心底的情緒,蕭凝簡明扼要的說明了情況,一大家子人徹底安心,這才落座用膳。
蕭凝本想用完午膳找公爹問問定國公夫人的情況,但今日裴遠峰公務忙碌,用完膳便匆匆離府,最后蕭凝只好去找婆母孫氏。
孫氏見蕭凝來了很是歡喜,聽見蕭凝想問問定國公夫人的事,孫氏猶豫了,她怕說出來會讓蕭凝更加憂心,但總是要面對的,早早告訴了她,她還能有時間去接受,如此孫氏緩緩開了口。
“好孩子,李公公去宣旨時應該是只告訴了你這場大婚是定國公臨終前求來的。
婚事之事確實不假,但李公公應該沒告訴你,嘉言那孩子至今下落不明,這對定國公夫人算是雙重打擊。
燕州大營那邊已經發現了嘉言的衣物和長槍,結果可能不太好,孤兒寡母終究不好獨自呆在那燕州,如今已經在路上了,算起來應該再過個三四日便能抵達京中。
”孫氏緩緩道來,語氣中滿是遺憾和惋惜。
蕭凝聽完有些許怔然,怎會是這樣!若真如孫氏所說,那定國公府現如今沒有一個頂梁柱,定國公長子趙嘉言下落不明,可能也已經不在了,幼子趙嘉恒還不滿三歲。
一瞬間恍惚,蕭凝不敢想象如果陸時安知道了該多么愧疚自責,如此艱難的時候,她卻沒有陪在舅母身邊。
蕭凝腦中又想起趙嬤嬤所告知的事情——趙氏一族是早期陪著皇帝打天下的,天下初定,便封了定國公,自此代代繼承爵位,駐守燕州。
燕州常年不太平,代代定國公和其親眷都是在燕州定居,但是到了趙清承父親這一代,因為小女兒趙清宛打出生就體弱,無法適應燕州的生活,于是定國公夫人便帶著小女兒回到京中生活。
待到趙清承繼承爵位,娶妻生子,一家人便照舊又回到燕州生活,只是每年定國公夫人崔氏會帶著女兒趙佳慧返京小住幾日。
本該興旺幸福的定國公府曾會落得如此境地!蕭凝心中刺痛,穩了穩心緒,才略帶顫音開口,“母親,還有三四日舅母便要抵京,這三四日時安想把定國公府收拾收拾,還望母親準許。
”孫氏對此自然不會阻攔,還告訴蕭凝若有需要盡管開口。
從孫氏的院子中離開,蕭凝深呼了幾口氣,這才調整好狀態。
回到了頤香院,蕭凝讓雀鈴快去尋趙嬤嬤,她現在在猶豫要不要告訴陸時安這件事。
若是在沒遇到陸時安前,這種事情蕭凝一定會選擇不告知,畢竟一旦告知很可能會打亂計劃,到時候不僅沒法查東西,更不好脫身。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蕭凝不想這么對陸時安,她對陸時安做不到一絲漠然。
趙嬤嬤回來的很快,蕭凝全部告知,沉默了許久,趙嬤嬤紅著眼,啞著音,“過了這段時間吧,若是告訴娘子,到時候出了差錯,這便是欺君之罪,我們都逃不掉,趙家的孩子已經少之又少了,剩下的不能再有事了。
”蕭凝了然,讓趙嬤嬤退下后便一個人在房中坐了一下午。
—第二日蕭凝又恢復了往日的模樣,早早向孫氏請了安,得到準許便帶著雀鈴和趙嬤嬤去了定國公府。
京中的定國公府已經好久沒人住了,府中只有一個老管事和三位家仆,每年只有定國公夫人寫信回來說要小住,府里才會安排人手打理,如今許是定國公夫人忘記了提前告知,府中并沒有安排人手打掃,偌大的府邸毫無生氣,處處落滿了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