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秘密會議,在馬斯爾的大使館里展開。
迦太基的外交部長自知理虧,在眾人的注視下率先發言:“我們迦太基只是個小國,但卻是離錫安最近的國家,我們不愿意站在阿拉伯國家或是錫安的對立面上。
前段時間,錫安派代表找過我們,說會為迦太基提供重建以及發展的資金,前提是在大會上保持中立”
其實還有一點外交部長不能說,就是錫安還要求迦太基驅逐阿拉法特的難民不得入境。
“你們這是赤裸裸的背叛!”馬斯爾的副總統杜勒瓦冷冷道:“輕信錫安,你們會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
“錫安肯定也找過你們了,哈希姆不是也同意了錫安的報酬在大會上投了棄權票么?”
迦太基的外交部長轉移火力:“他們甚至都沒來參加今天的阿拉伯國家會議!”
阿拉伯的領導人們紛紛找尋起這位盟友的身影,不過確實如迦太基的外交部長所說,哈希姆甚至連個人影都沒有。
“我大概猜到了錫安會許諾給哈希姆什么?!碧K爾里亞的外長扶額:“他們大概會歸還哈希姆河東岸的土地,并且慫恿其繼續吞并阿拉法特的領土。
哈希姆的土地很貧瘠,對錫安來說遠不如戈蘭高地這樣的地緣有著戰略意義,但對于哈希姆而言卻不一樣,他們可以對國內的民眾宣稱這是對抗錫安戰爭的一次勝利!”
眾人紛紛沉默不語,他們知道對方說的一點不錯。
錫安人拿捏住了哈希姆的命脈,歸還了其被攻占的領土,如果要是再能順帶釋放被扣押的人質,那依哈希姆的一貫作風,大概率還真的會退出這次阿盟。
眼下,整個阿盟之間的關系看似牢固,實際上就是一件布滿裂紋的瓷器。
正是因為有著錫安這個強大的外部壓力才聚攏在一起。
但如果錫安利用他們內部存在的各種矛盾,從縫隙之中挑撥,那阿盟這個攻守同盟將變得岌岌可危。
“錫安用來對付我們的方法與你們不一樣?!卑栆晾竦耐忾L聲音沉重:“他們正在設計掀起阿爾伊拉格的內戰,現在復興黨內部的權力斗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政治局勢一片混亂?!?/p>
陸凜注意到阿爾伊拉格一方少了不少人,大概是回國穩住局面去了,而其中那個有著一面之緣的開羅復興黨領袖科佐涅也同樣離開了。
“沒想到“大清洗”竟然提前了”陸凜在心中暗道。
“錫安這兩日也找我們談話了”
此后阿拉伯各國也紛紛說出了這兩日與錫安的接觸,面對小國,錫安采取經濟利誘,也就是更多的石油分成。
而面對像雙志這樣的大國,第一是保護其君主制,渲染“斐迪南的世俗主義威脅瓦哈比派”,離間君主制與共和制的政體的矛盾(注1)。
相互討論過后,各國領導人均感到心情沉重。
錫安徹底剖析的他們的弱點,從宗教、意識形態、政體還有民生經濟下手,準備將他們徹底分化。
仿佛一夜之間,阿拉伯國家的情況就急轉直下。
“我還接到消息,西方國家那邊,也接到了聯合王國拋來的橄欖枝,他們承諾將部分油田‘托管’給普洛森等中立國,并在名義上共享利益,同時還答應了安特,會遏制錫安在中東繼續擴張”
“他們這是在慷他人之慨!”阿爾伊拉格的外長憤然拍擊桌面,“殖民帝國用來賄賂西方的籌碼,全都是從阿爾伊拉格身上奪走的!”
“會不會錫安的策略就是聯合王國在背后出謀劃策?”
“有這種可能”
一眾阿拉伯的高層們經過激烈的討論,依舊未能得出有效的對策來,比起聯合王國,他們欠缺的不只是實力,還有應對這種情況的經驗。
就連之前營造的輿論趨勢,也被反應過來的聯合王國媒體壓制,他們有著不遜色于《紐約時報》的bbc,在全球影響力也絲毫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