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熱熱鬧鬧,人來人往,醬坊門口側面的樹蔭下,停著幾輛驢車。
一位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穿著一身黑色的薄襖,胸前佩戴的一塊牌,上面寫著“北京市畜力運輸證”,蹲在樹蔭下,林志剛走上前去,男人用煙袋鍋扣地三下:“大爺,您這驢車是怎么收費的?”
“年輕人,8000元(08元)車。”
“大爺,您這價格可不實在,貴了,便宜點。”
“年輕人,那你說多少錢?你這活有多少?”
“大爺,按現在的行情嗯,5000元(05元)車,我這活大概6回吧,后續看情況,再說吧。”
男人想了想,嗯,六車還是可以,先問一問運什么?“嗯,年輕人,就按你說的這個價格,你運什么?”
“我需要到城外護城清淤泥的地方,運那個淤泥,運到南鑼鼓巷的95號四合院。”
“年輕人,先說好,這個淤泥,它重,一車可裝不了多少,你要準備好籮筐或者背簍之類的來裝,還有你知不知道這個驢運重物,次數多,你是要給那個草料費的,我給算3000元(03元)。”
“我明白,大爺,您放心,我了解過。現在大爺,您可以跟我走了,先回四合院拿籮筐。”
男子駕著驢車跟林志剛回到95號四合院,拿上4個背簍,4個籮筐,出城。
到了城外,清淤泥的地點,林志剛和干活的工人打招呼“,叔,你好,您看一下,這是我的申請單,我這邊安排了這個驢車來拖這個淤泥,麻煩您安排一下。”林志剛說著,把手里的煙遞了過去。
對面穿著灰色工作服的男人,頓時笑容滿面地接過煙,放進袖子里:“把車停過來吧,我馬上給你裝。”
駕著驢車的車把式,把車停好。從車架上的布口袋里抓了幾把麩皮均勻地撒在草料上,放在驢面前:“驢兒唉,快吃吧,吃完了,就開始咱們今天的第一趟活。”
驢車停在那里,等待裝完土,林志剛和一旁的車把式在那里閑聊。
“大爺,您看我這幾趟活,大概多久可以拖完?”
“小伙子,兩天,我分早中晚,每天給你拖三車,差不多。”
在當時的北京城,驢車出入城市有時間管理限制的。
過了半個小時,“小伙子,裝好了,可以走了。”
“好嘞,謝謝您嘞,我這兩天大概有六車貨,可能都要麻煩一下您。”
“好說,好說。”
這一車淤泥特別的干,一看就是挑特意挑過的。路上,林志剛和車把式聊天,“像您這樣駕驢車裝貨一天能出幾次車呀?
“小伙子,不瞞你說,運氣好的時候一天能出三四次車,一般情況下一天就一兩次吧。像你這一單就還可以,雖然說要分兩天運,嗯,但出車次數多啊?也足夠我買50斤玉米面。”
林志剛好奇地問:“大爺,您一個月大概收入多少?在這北京城生活得怎么樣?”
“小伙子,我年輕那會兒就在這北京城里打零工,后來在碼頭上扛大包,那時候年紀輕,沒什么文化,大字不識幾個,只能說餓不死勉強活著,平日里經常都是抓兩三把高粱面兒和著菜葉,煮一鍋,混個水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