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看到這些繡花,還有用余下的布料做成的襪子之后,大為感動,繡花可比裁剪衣服還要費(fèi)神。
這三位長輩,恐怕是夜里都圍在灶火旁邊,挑燈夜戰(zhàn)。
林晚當(dāng)場就說要給她們加錢,不過她們都沒有收。
一套衣服30文錢,她們手腳麻利,確定好衣服的樣式后,一天就能做一套。
不過就是裁剪下來,然后再縫縫補(bǔ)補(bǔ),這可比那些漢子去外面做小工,要輕松的多了。
林晚看她們不要錢,就給她們一人裝了一碗切壞了的糖果:“你們就算不要錢,這些糖果也一定要收下,你們也知道,我們家里現(xiàn)在最不缺的就是糖了。”
林晚又從房間里拖出來了一堆碎布:“奶奶,大伯娘,二伯娘,你們就別和我客氣了,我還有事想麻煩你們呢,你們看能不能用這些碎布拉鞋墊,給我們幾個做幾雙布鞋?”
整天穿著草鞋跑來跑去,在家里就算了,但如果出門的話,還是盡量穿的體面一些吧!
而且到底都是一家人,在小事上能幫一把是一把。林晚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在乎多花一些錢去買幾雙鞋子了,但也愿意給這三位長輩付一些手工費(fèi),讓她們家里的生活輕松一點(diǎn)。
林晚說道:“還是和做衣服一樣的價(jià)錢,30文錢一雙,要是布料不夠用了,你們就來和我說。”
三位長輩也知道自己占盡了便宜,自然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最大程度的節(jié)省布料,做出最好的鞋子。
她們鄉(xiāng)下人裁剪衣服,做布鞋,哪里會有這么貴的工費(fèi)?
頂多就是給幾文錢、十幾文錢意思一下,要不然就是大家互相幫襯,你幫我做衣服,我去幫你干農(nóng)活。
裁剪衣服、做布鞋家里的女人基本上都會一些,自然也就不會給太高的價(jià)格。這和靠手藝吃飯的向娘子一家完全不同。
向娘子家里的竹子制品,是實(shí)實(shí)在在要有手藝,要有技巧,才能做的出來的。
新衣服終于到了,大家終于不再是衣衫襤褸的樣子。
每個人幾乎都是匆匆扒了一口晚飯,就爭先恐后地去洗澡了,他們可不想把剛做好的新衣服就弄臟了。
夏日一到,夜晚的月亮格外清晰,月光灑在院子里,把每個人都照得幸福洋溢。
轉(zhuǎn)圈圈轉(zhuǎn)夠了的方三猛,還是把新衣服褪了下來:“咱們這天天都要干活,也沒必要穿新衣服,我還是把衣服收起來,等舊衣服穿破了再說吧。”
除了林晚和方文錦外,其他人也是這么想的。
他們每天都要干活,又不是逢年過節(jié),也沒有場合穿新衣服呀。
還不如好好收起來呢,免得刮壞了心疼。
衣服就是穿在人身上才有價(jià)值,林晚當(dāng)即拍板決定:“既然如此,那我們明天全家一起去石山鎮(zhèn)上玩一圈吧!”
“好耶!這下子新衣服可算是不白費(fèi)了!”方子軒的高興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