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耳邊漸漸消退的劉氏魔音,沈默終于松了口氣,領著何昕輕車熟路地往影像科辦公室走。
兩人穿梭在曲折的新舊住院部連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青春嘛,總是有許多話題,從校園生活聊到職場趣事,再聊到鄉縣田野蔚來的天空,氛圍也沒了剛才那份熱情的尷尬。
“默哥,不過話說回來,你們這住院部大樓看著可真氣派!”何昕是院士撐腰,更接地氣,也更受羊城本地人的歡迎。
所以,南醫二院的處境,著實有些尷尬。
而這種尷尬帶來的后果,就是醫院的領導們個個都很焦慮和上進。
說得再直白點,那就是卷!
整個醫院都在卷醫療、卷收容、卷服務、卷口碑、卷科研……
作為醫院最底層的小醫生,何昕自然也不例外。
而她的這種酸溜溜的感覺,在得知沈默的待遇后,更是達到了頂峰:“啥?你一個月能拿一萬多獎金?”
“對啊,不過扣了五險一金和稅,大概也就一萬出頭吧,而且還得押后兩個月才發,還早著呢。”沈默聳了聳肩,一臉的不在意。
“那你知道我們能拿多少嗎?”何昕咬著銀牙,恨恨地說。
沈默撇了撇嘴,打趣道:“咱們都是一個籠子里出來的牛馬,我能不知道?反正不會超過驗證碼。”
“……”
何昕深吸了一口氣,決定還是不和沈默一般見識,只是暗嘆以前和他相處的少,沒發現他說話這么氣人。
不過想到自家醫院的好處,何昕又硬著頭皮自我安慰了一番。
“哼,大醫院意味著更高的平臺、更精尖的技術,還有高質量文章的發表機會!我這是為了夢想,而犧牲眼前艱難的小我!”
沈默不知這丫頭的心理活動,隨口又問道:“哦對了,你以前不是最討厭科研的嗎?怎么這回想著要發文章了,終于開竅啦?”
何昕小臉一苦,瞬間又清醒地意識到那傳說中的高質量文章似乎離她有些遙遠,無奈地說道:“這還不都是被逼的,而且也不是什么大文章,就是個案報道。”
“個案報道也是文章嘛,不錯了,總比沒有強。”
醫學生和醫生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文章,也即學術論文。
而學術論文又包括正兒八經的研究性論文、論著,還有一些篇幅較小的綜述、個案報道等等。
所謂個案報道,大抵就是當醫生遇到罕見或新穎的臨床病例時,將此病例的基本信息、檢驗檢查,以及診治經過,精簡有力地總結歸納出來,寫成文章,用于分享、學習。
沈默自然也是有打算發文章的,這種打算在他聽到何昕說的“個案報道”后,豁然開朗。
倒不為別的,單純是他覺得發文章,也許是獲得聲望的一個捷徑?
而且鄉縣醫院搞基礎實驗顯然不太實際,但個案報道似乎恰好是個完美的選擇。
就是個案報道有些看運氣,只有遇到那種稀少且牛逼的病種,才有機會發出高分文章。
以前他沒本事,卷不過別人,自然對科研發文章厭煩得很。
現在嘛……情況可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