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金的話可以說是相當肺腑、委婉又直接了。
他就差對沈默說,咱們縣醫院能力不夠,手術還是安全第一吧。
不過說實話,沈默還是挺喜歡這種溝通模式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有困難就擺在臺面上談,比那些打著官腔猜著啞謎,說些似是而非的話來得痛快。
張文斌也將桌上的筆記本合上,思索了片刻,伸出三根手指,對沈默道:“小沈啊,實話跟你講,我在神經外科摸爬滾打近三十年,多了不敢說,在云陽市神經外科手術比我做得好的人,不會超過三個?!?/p>
“但即使如此,大腦穿刺活檢這個操作,在理論上可行,在實際操作中卻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
“哪怕我有九成的把握,但只要失敗一次,就可能是極其嚴重的后果?!?/p>
“所以在我看來,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開顱活檢才是我們目前最穩妥、最可靠的選擇,這也是經過無數臨床實踐驗證過的?!?/p>
張文斌說的真誠。
沈默聽著幾人的反駁,點點頭,神色平靜,并沒有急于爭辯。
他知道在神經腫瘤這個領域,自己確實資歷尚淺,難以服眾,更不用說什么喧賓奪主了。
而且,張文斌主任幾人說的也是客觀困難,值得重視。
但他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打算。
開顱活檢……
那可真是太粗鄙了。
他輕輕吸了一口氣,忽然接過桌上的鼠標,打開電腦系統,熟練地調出李寶河的ct影像,指著片子說道:
“張主任、李主任、幾位師兄,我理解你們的顧慮,也知道開顱活檢的優點?!?/p>
“但我更想說的是,我對ct閱片有著很清晰的把握。我在南醫大讀研究生期間,多次配合我的導師完成過這類操作,熟練度很高?!?/p>
“通過ct影像,我能精準地定位到病灶的位置,誤差可以控制在3毫米以內,你們可以完全放心?!?/p>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鼠標移到影像界面上,手指靈活地滑動滾輪,調整著ct圖像的亮度和對比度。
“大家看,在這個橫斷面圖像上,這個低密度影就是李寶河的病灶,它的邊界相對清晰,周圍腦組織有輕微的水腫帶,水腫帶的范圍大概在病灶周圍5毫米左右?!?/p>
“在穿刺過程中,我可以通過ct輔助你們,實時調整穿刺的角度和深度,最大程度降低副損傷的風險。并且保證穿刺成功的幾率!”
他手指輕快地點擊著鼠標,屏幕上,大腦的各個結構清晰可見。
他繼續調整ct圖像的切面,同時說道:“大家看,通過連續調整不同層面的ct圖像,我們能夠全面了解病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p>
“比如,從這個切面能看到病灶與大腦中動脈的距離大概有8毫米,而另一個切面,可以看到病灶與中央溝這個重要的功能區相隔較遠,有15毫米左右。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信息,規劃出一條最安全、最有效的穿刺路徑。”
“當然在穿刺過程中,我們還要時刻注意與大腦中動脈的距離,避免穿刺針損傷血管導致出血。而且,我們還可以利用ct影像的測量功能,精確計算穿刺針需要進入的深度?!?/p>
沈默說的氣定神閑。
因此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偌大的神經外科辦公室頓時靜謐下來,鍵鼠敲擊聲都弱了幾分,近乎鴉雀無聲。
周圍還在忙碌的醫生們紛紛側目而視,他們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家的小醫生,竟然敢在自家老大面前侃侃而談,做出一副要傳道授業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