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開展常規手術。
所以李寶河的手術方案敲定后,這里暫時就沒沈默什么事了。
他邁著有些沉重的步伐,緩緩離開神經外科病房,心中仍有些感慨和憂慮。
若說沈默之前費盡心思,想要幫助李寶河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是出于自己要發表個案報道的考慮。
那么這幾番近距離接觸下來,他都有些忘記自己最初的目的了。
不過,他很快又收拾好心情。
因為他還清楚。
在李寶河的手術正式開啟之前,還有個難題橫在面前——那就是ri的技能熟練度還不夠。
正如他之前對周偉東說的,ct的判讀固然重要,但ri對人體血管和神經的辨識,卻更加清晰。
這兩者就好比醫生的左右手,互為補充,卻又無法互相替代。
“離手術還有兩天,等李寶河做上了ri,我還要親自看看他的ri片子,再結合ct結果,仔細評估下?!?/p>
“可惜這個世界還沒有開展‘三維重建技術’和‘立體定向活檢技術’,不然就更簡單了。”
在沒有計算機輔助的情況下。
醫生為了穿刺安全。
往往只能根據ct和ri的結果,憑借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把二維的數字報告,在腦海中構建成三維的解剖圖像。
再預想操作路線。
所以如果說只憑ct引導,沈默有九成把握指導張文斌完美操作的話,那么在完善了術前ri并充分評估血管和神經走行后,這個把握至少能提升到九成五!
“但技能該怎么提升呢?”
沈默盯著自己經驗并不充裕的系統面板,心里隨意地念叨了句:“加點!”
可惜系統很快傳來一陣毫無意義的反饋:“經驗不足”。
“看來,想要將ri判讀熟練度提升到高級,憑借現在這392點經驗還遠遠不夠。必須得再想點辦法,搞搞經驗值了。”
“可是周末也沒義診,病房里那幾個病人,又實在薅不出羊毛了……”
“對了,其他科!?”
沈默心里正琢磨著,忽然,余光不經意地瞥見不遠處的一個指示牌。
“是了,我可以去影像科學習下,找個老師指導閱片,說不定熟練度就能往上漲了!”
想到此處,他的心情忽然振奮了許多,就差哼起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