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長年的話音落下,靠近的兩人趕緊讓開一道縫隙。
迎面的研究員把手中一塊不到兩掌長寬的輕薄面料遞到他的手中。
由于沒有進行染色所以面料看上去真的如同蠶絲那樣透亮。
王長年試著用手拉伸一下。
發(fā)現(xiàn)居然跟真絲差不多。
輕輕揉動幾下之后攤在手掌上也能很快恢復(fù)原狀。
“沒有褶皺,而且之前的脆性已經(jīng)基本消失了。”
“這樣看來是真的成了。”
王長年的聲音有些激動。
他一邊說著一邊把面料遞給李明。
“之前一直找不到解決脆性的辦法。”
“還是小江昨天不小心把茶水灑在漿液里一點才偶然發(fā)現(xiàn)茶多酚居然能有改性作用。”
“這次實驗我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
“沒想到居然真的成了。”
郭培杰在李明擺弄布料的時候開口解釋著。
口中的小江就是之前被他批評的那名研究員。
“我看絲線上還有一些毛刺。”
“這是工藝問題造成的嗎?”
李明迎著光線觀察著布料。
“后面還需要解決幾個問題。”
“我們研發(fā)的防水涂層還沒能解決低溫脆性。”
“這樣一來面料的適應(yīng)溫度就只能局限在零度以上。”
郭培杰又開始介紹后面的難點。
“溶劑回收問題是重中之重。”
“現(xiàn)在的回收率還不到一半。”
“而每噸溶劑的進口價格都將近十萬。”
“這樣的成本咱們根本花費不起。”